大学生遭“卖笔”骗局 被四拨人轮番上阵骗走8000元:善良不是原罪,没锋芒才是 “弟弟,帮帮我吧,完不成业绩就被开除了!”北京丰台站的换乘厅里,两名穿着学生装的女孩红着眼眶求助,刚毕业准备实习的小张心一软,花520元买了两支号称“德国进口”的笔。他以为是举手之劳,却没料到,一场持续4小时的连环围猎就此开始。 没等小张走远,第二拨女子接踵而至,一口一个“老乡”拉近距离,“前面姐妹都得到帮助了,你也救救我的实习名额”。即便小张坦言手头拮据,对方仍软磨硬泡许诺“回家请你吃饭”,让他又掏出198元买了第三支笔。此时的他还没察觉,自己早已被诈骗团伙锁定,每一次心软都成了对方得寸进尺的筹码。 第三拨人的出现,直接将骗局推向深渊。一名男子推销被拒后,自称“组长”的女子立刻上前,对着小张哭诉“弟弟找份工作不容易,你不帮他就没出路了”。见小张态度坚决,女子话锋一转,谎称团队一整天没吃饭喝水,借钱当晚就还。被泪水打动的小张,先后三次转账共计2000元,可对方仍不满足——得知小张曾被骗3000元后,竟谎称“有朋友在公安局能追回损失”,趁机拿过他的手机操作贷款3000元,火速转入自己账户。 更令人窒息的是第四拨人的强硬收场。两名身材壮硕的男子将小张逼到角落,褪去伪装后态度凶狠,逼迫他向家人借钱“冲业绩”。孤身一人在外地的小张心生畏惧,被迫向父母借1000元、向双胞胎哥哥借300元,却仍被要求再凑500元,最终又转账2000多元才得以脱身。 四小时、八个人、8000多元,而那些所谓的“进口笔”,实际成本仅几十元。当小张后续联系还钱遭拒,才幡然醒悟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警方调查后揭开真相:这伙人专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下手,穿学生装伪装身份,按39.8元、198元、1980元三档“见人下菜碟”,用“共情-攀关系-诱导借贷-强硬威胁”的固定话术层层突破心理防线。 这事戳痛了无数网友:“谁没对‘同龄人求助’心软过?”“骗子拿捏的就是年轻人的善良和社恐”。其实类似骗局早已不是孤例,武汉动漫展外有推销者遭拒后叫嚣“我们80号人,砍死你”,成都烧烤摊顾客拒绝后被垃圾桶砸桌。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这类“情感营销诈骗”同比上升37%,大学生占比高达63%。 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却不得不承认:没有锋芒的善意,只会成为骗子觊觎的猎物。小张的遭遇不是提醒我们丢掉善良,而是要学会带刺的温柔——面对陌生人的过度纠缠,别因“不好意思”勉强自己,别让他人操作手机,更别轻易贷款转账。热点话题 求职遭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