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最后一场。”37岁的马龙在全运会赛后轻轻一句,把球迷的心直接拽到嗓子眼。 北京队赢球,他却差点翻车——双打领先被许昕/周恺翻盘,单打0-1落后才咬牙逆转。 镜头扫过,他扶着膝盖喘了三次,像把最后半箱油全倒进发动机。 同一天,王楚钦连赢两场救主,世界排名第一的牌子闪闪,可十月的WTT兰州站,他刚被法国17岁勒布伦3-2掀翻,决胜局两个发球直接。 球迷总结:马龙靠老命,王楚钦靠爆发,中间没人。 更扎眼的是日本17岁的松岛辉空,青少年赛一串中国小孩,德媒把“最强反手”标签直接贴他脸上。 我们17岁在干嘛?林诗栋们还在抢公开赛外卡,人家已经瞄准巴黎奖牌。 乒协10月名单更新,向鹏、林诗栋批量上桌,李隼放话“必须换血”。 可现实像赶高铁——老将检票口即将关闭,中生代还没补票,新生代背包里没坐过几次高铁。 马龙逼出了老本,也逼出了真相:油箱再厚,也跑不完下一程。 国乒的下一棒,不能总靠老将回头伸手。 他若真退役,谁能立刻顶上?这个问题,比5局3胜更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