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治逻辑来看,破解医疗腐败需要多维度发力、系统性治理。一方面,强化制度约束是关键。通过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机制,推进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压缩“回扣”“提成”等灰色空间;健全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流程,规范处方权、耗材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比如,多地推行的“阳光采购平台”,将采购价格、流程全程公开,有效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另一方面,高压打击形成震慑。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与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联动,聚焦药品回扣、设备采购利益输送、虚报冒领医保基金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对涉案人员依法严惩,释放出“零容忍”的强烈信号。同时,加强警示教育,让从业者深刻认识到医疗腐败的严重后果,筑牢思想防线。 此外,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也至关重要。通过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完善激励机制,让他们获得与职业价值相匹配的合法收入,减少因利益驱动而滋生腐败的土壤;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弘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引导从业者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当然,医疗腐败的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持续扎紧制度笼子、保持打击力度、优化行业生态,就一定能逐步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让医疗行业回归治病救人的初心,切实保障群众的健康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