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超声新技术能从空气中“震”出饮用水!11 月 18 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一项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超声波驱动装置,可将大气集水材料中的水分提取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效率较传统热驱动方法提升 45 倍。该研究团队开发的高频超声波驱动器通过特定频率的机械振动,直接破坏水分子与吸附材料间的结合,在数分钟内完成水分子回收,而传统依赖太阳能加热的蒸发冷凝过程需数小时至数天。且该系统还可由小型太阳能电池驱动,实现自动检测材料饱和状态与循环启停集水。此项技术适用于多种现有吸附材料,为实现规模化、经济可行的大气水收集提供了全新路径,有望为干旱缺水地区提供高效的分布式饮用水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