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块工资掰成五份花,是木匠几个月的工地苦力钱,也是全家的盼头。 出租房的灶台上,锅里的菜籽油冒着细密的热气,三妮子握着锅铲翻炒着青菜,眼睛却瞟着灶台上的几个白煮蛋——那是特意留着给木匠做早餐补身体的。 鸡蛋是早上赶早去集市挑的土鸡蛋,壳上还带着点泥点,煮的时候特意少煮了两分钟,剥开来蛋黄是微微溏心的,是木匠最爱的口感。盛出青菜,妮子把鸡蛋小心放进木匠专属的陶瓷碗里,碗沿还印着孩子们小时候喜欢的卡通图案,边缘都磕掉了一小块瓷,却舍不得换。 灶台旁的竹篮里,放着木匠昨天换下来的工装。藏青色的布料磨得发亮,袖口和膝盖处都起了毛边,裤脚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水泥点子。妮子趁着菜焖锅的空隙,找出针线筐,穿针引线给袖口缝加固线——木匠在工地上架模、搭架子,衣服磨得快,这样缝上几针,总能多穿一阵子。针脚要缝得密一点,不然经不住他拉扯,手指被针扎了一下,挤掉芝麻大的血珠,妮子甩了甩手继续缝,心里盘算着:这衣服再挺两个月,等他下个月发工资,就能给他添件新的。 锅里的米饭香飘了出来,妮子掀开锅盖,蒸汽扑得满脸温热。一万块的工资,要掰成五份花:房租、三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双方老人的赡养费、柴米油盐,人来客往,最后才能匀出一点给木匠和孩子们添点衣物。 木匠总说工地很累,可他没有别的手艺,而妮子自从生病以后就无法打工,这份压力全给到木匠身上了。半夜里木匠都睡得沉,嘴里还嘟囔着“工资快发了,给孩子们交生活费……”。 把饭菜摆上桌,妮子把木匠的工装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柜子上,又说了说跟孩子们视频的事儿。窗外的夜色渐浓,楼道里传来木匠沉重的脚步声,紧接着是钥匙开门的响动。他搓着手走进来,脸上带着疲惫,却在看到满桌饭菜时眼睛亮了:“今天有我爱吃的红烧肉啊?” “特意给你烧的,补补力气。”妮子给他盛了碗米饭,把肥一点的肉都挑进他碗里,“多吃点,天天干活挺辛苦的!” 木匠扒了口饭,含糊地说:“辛苦你了,缝的衣服真结实,今天干活都没磨着胳膊。” 妮子笑了笑,没说话。其实日子苦点累点没关系,厨房的暖光、碗里的鸡蛋、缝补的工装,还有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一起吃饭,这些烟火气里的小细节,就是支撑他们往前走的盼头。木匠的苦力钱,挣得踏实;妮子守着这个家,过得安心,只要一家人好好的,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 等放寒假孩子们回来,他们会一边吃着饭菜一边说“妈,你煮的饭菜最好吃了”,木匠会一边喝酒一边给妮子夹菜,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映着满桌的饭菜香,也映着妮子一家人的小幸福。 冬日生活打卡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