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郑丽文提出“一国两区”主张,是对民进党的沉重一击,这使蓝营的民调支持

文城观点 2025-11-21 12:08:15

【热点评述】郑丽文提出“一国两区”主张,是对民进党的沉重一击,这使蓝营的民调支持率上升。   郑丽文提出的“一国两区“以《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作依据,台湾是“自由地区”,大陆是“大陆地区”,强调在一个中国框架下“两区”积极对话,推进经贸合作,并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趋势:可以与时俱进,讨论两岸统一问题。 这种提法在内涵上想回到 “一中宪法” 里的表述,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马英九时期的两岸路线走的,只是,郑丽文团队将其表述得更直接、更明确,也更简洁,容易被接受。 过去八年民进党掌权,竭力搞“台独”分裂活动,坚持 “抗中保台” 那一套,试图“倚美抗中”,以亲美立场配合美国搞“以台制华”策略,甚至还表现出“媚日抗中”的卑劣举动。这不仅导致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张,而且,民进党赖清德当局还推动专横的政策,打击异己,擅权到打压政策,导致民怨加强。马英九执政,其和中政策至少使两岸贸易额能从 900 亿美元涨到 1500 亿美元,2015 年大陆去台湾的游客还突破了 400 万,当时台湾的旅游业、零售业都跟着沾光,台湾农业产品销售大陆也大大增加。 可是,民进党上台之后,两岸隔阂越来越严重,交流大幅减少,台湾很多依赖大陆市场的行业都受了严重冲击,芯片、农产品等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本,台湾靠与大陆以优势来推进合作,民进党掌权后,却设置了种种阻力,并因其竭力推动“台独”行动而导致两岸关系朝恶化方向变化。 老百姓重视的是能否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企业能否赚取利润,民众生活能否安定、自由,现在,民进党的政策越来越不得人心,台湾民众也很明白,按着民进党那一套搞下去,必将会导致使台湾陷入战火之中,甚至还会引来境外势力对台湾的干涉,人民群众不会有真正的好日子过。所以,这就是郑丽文提出“一国两区”之后,国民党民调提升的根本原因。郑丽文的这一主张 强调在一个中国框架下恢复交流,正好说出了广大民众想说的,只有两岸加强交流,而非想“倚美谋独”,更不能“媚日抗中”,不能搞分裂,民众才有好日子过。这也是“一国两区”能受到民众接受和赞成的根本原因。 之前,民进党16 名 “立委” 提案要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里 “国家统一” 的字眼删掉,想往 “法理台独” 的方向走,后来被国台办严厉警告,也让很多民众觉得不安。这从反向证明了台湾民众之所以能接受“一国两区”的原因。显而易见,搞“台独”分裂活动, 只会带来冲突,试图依仗境外势力来助“台独”势力搞分裂,必然将台湾引入战火泥潭之中,老百姓只能遭受难以承受的灾难。 当然, “一国两区” 在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统一的问题上有其模糊性,因为按照国民党一些政要的理解,“一国两区” 虽努力寻找与大陆的共同的政治基础,寻找坚持“一中”的各种合理理由,但是,若称“一国两区”可以让台湾作为特别自由区而采取自治方式,拒绝将外交权和军事主导权上交中央政府,那么,这将使“一国”的根本标志性的因素去除了,这“两区”中的所谓“台湾自治区”,还是“区”吗?这有以“区”之名来行使“国”之权力的嫌疑。所以,这模糊的说法,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必须确认“两区”是确实属于“一国”的,否则,从实质上看,就很难与民进党的主张严格区别开来。 当然,郑丽文的这一主张让蓝营自身形象的转变不少,也获得了更多民众的支持,以前,国民党经常被批评在两岸问题上态度软弱,立场不坚定。郑丽文上台之后不一样,不仅明确提出 “一国两区”,还经常强调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并强调“与时俱进”,这其实是强调要顺应大趋势,而大趋势是什么呢?当然是推动两岸统一。 郑丽文上任后,虽然党内有些老将对她参加白色恐怖追思会有意见,但在 “一国两区” 这个核心主张上,从朱立伦等高层到基层干部都没有反对,反而一致认同。这种统一的口径让民众觉得国民党这次有明确的方向,不是以前那样各自为政。其实,郑丽文参加追思会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两岸和解,呼吁台湾内部和解、国共两党和解,最终实现两岸和平。 郑丽文在追思会上强调,希望通过纪念白色恐怖受难者,促进台湾社会内部和解,进而扩大到国共两党层面,最终达成两岸和解。她认为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应避免因政治信仰牺牲生命。她还公开表示,希望未来台湾不再出现因政治信仰而受迫害的情况,呼吁社会包容不同立场,减少对立。她的这一表态其实与主张“一国两区”的立场是一致的。 总之,“一国两区”对于推动两岸交流恢复、解决经济民生问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是有利的,目前来看,“一国两区” 主张确实帮国民党抓住了民意的关键,这也是支持率上涨最直接的原因。当然,要真正落实“一国两区”,必须使“区”真正属于“国”,不能以“虚”掩盖“实”,这才有可能让郑丽文主张的政策落地。加下来就看郑丽文如何“与时俱进”?

0 阅读:0
文城观点

文城观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