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次出来回应了!对于中日博弈,11月21日,美国务院副发言人皮戈特表示,对美日同盟和日本防卫的承诺坚定不移,包括有主权争议的钓鱼岛。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东海或南海现状的企图,包括使用武力或胁迫手段。这话听着客气,实则火药味十足。 这真是巧合吗?就在高市早苗频频放狠话之后,美国立马跳出来站队日本,还把台湾问题扯进来。难道这只是例行外交辞令?还是背后藏着更大的棋局? 仔细一想,时间点太微妙了。中美刚在经贸领域按下暂停键,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还松动了部分稀土出口。结果转头美国就高调挺日,甚至把钓鱼岛和台海绑在一起说事。 不少网友直接评论:“这不是回应,这是趁机加码!” 还有人说:“美国一边收着订单,一边拿台湾当筹码,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其实类似操作,美国早玩过不止一次。比如2017年特朗普访华前,美方突然批准对台军售;2023年初,拜登政府在高层对话前夕派议员窜访台湾。每次都是“谈之前先搅局”,制造紧张再坐上谈判桌,试图多捞点好处。如今眼看明年4月特朗普可能访华,台海议题大概率是重头戏,提前布局、找人打前站,完全符合美方惯用套路。 而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很可能就是这盘棋里的“试探气球”。她越跳得高,美国越有理由渲染“地区紧张”,进而强化美日联动,甚至拉拢更多盟友介入。但别忘了,中国不是被动挨打的角色。稀土管制、农产品采购、金融合作……这些都不是单向依赖,而是双向杠杆。一旦美方误判形势、过度挑衅,我们完全有能力让某些“刚回暖的合作”重新降温。 更重要的是,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企图拿它做交易、当筹码的行为,都踩在了红线边缘。中美关系要向前走,前提是相互尊重。若美方一边想谈合作,一边纵容盟友挑衅,那只会让互信基础越来越薄。特朗普若真想顺利访华,现在就该约束自家阵营的冒险冲动,而不是火上浇油。 说到底,真正的战略定力,不是喊口号,而是在复杂博弈中守住底线、把握节奏。中国始终主张和平共处,但也从不畏惧胁迫。合作的大门开着,但底线不容试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