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昨天(11月20日)发表社论称:“中日最近的争拗显示,双方须避免在

鉴清评趣 2025-11-21 11:09:06

新加坡联合早报昨天(11月20日)发表社论称:“中日最近的争拗显示,双方须避免在敏感且短期无解的课题上刺激对方,维持战略模糊与现状,有助于降低冲突的风险;在核心利益表述上,战狼式的外交辞令,可能适得其反,并助长狂热的民族主义,为必须回归温和理性的双边关系制造无谓障碍。” 11 月初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她在公开场合抛出 “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 的说法,还暗示 12 月要去参拜靖国神社,这两件事每一件都精准踩中了中方的底线。 要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而靖国神社里供奉着 14 名二战甲级战犯,对经历过侵略战争的中国来说是绝对的敏感点,她的这些话一出口,中日关系就瞬间绷紧了。 之后日方并没有收敛,11 月 17 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赴华磋商,本以为是来缓和关系的他,不仅没带收回错误言论的承诺,反而还就中国海警在钓鱼岛的正常执法提无理抗议,这种毫无诚意的态度让这场会谈直接破裂,中方当场就提出了收回错误言论并公开道歉等要求,却全被日方无视。 其实在这场会谈前,中方已经多次通过外交渠道表达立场,可日方始终我行我素,这不禁让人好奇,他们到底抱着怎样的心态敢如此挑衅。 随着会谈破裂,中方的反制措施也陆续落地,11 月 19 日中方正式通报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要知道中国曾是日本水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巅峰时占其出口总额的 42%,这一步直接击中了日本水产行业的命脉。 不只是经济领域,文化和民间交流方面的合作也受到影响,国内各大院线暂缓上映日本电影,多地叫停了包括 “东京 - 北京论坛” 在内的中日交流活动,驻大阪总领事的友好活动、江苏对日本友好城市的访问也都没能照常进行。 军事层面的动作更让人感受到局势的紧张,解放军不仅在黄海开展实弹演习,还在距离日本本土仅 870 公里的海域进行实弹射击,这种近距离的实战化演练,无疑是对日本干涉台海野心的直接警告。 而日本国内也并非一片平静,不少民众跑到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喊着 “不会外交的人不配当首相”,还有资深政客公开批评高市早苗破坏地区稳定,连日本媒体都直言她给日本带来了存亡危机。 就在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时候,新加坡方面也接连发声,总理黄循财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呼吁中国 “放下历史”,还说东南亚国家都做到了,中国也该效仿,这番话引发了不少争议。 要知道新加坡当年也曾被日本占领,还发生过 “肃清行动” 大屠杀,如今却让曾遭受更大战争创伤的中国放下历史,实在缺乏同理心。 毕竟日本和德国不一样,德国会为二战罪行真诚道歉,而日本不仅很少正视历史,还总在教科书里淡化侵略史实,甚至多位政客频繁参拜靖国神社,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放下历史显然不现实。 更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早就重申 2758 号决议,明确台湾属于中国,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都嘲笑日本 “没实力”,还撤回了部署在日本的 “堤丰” 中导系统,国际社会的态度其实已经很明确。 联合早报的社论呼吁避免刺激对方、保持理性本无可厚非,但把中方维护核心利益的举动和所谓 “战狼式外交辞令” 挂钩,就有些片面了,中方从一开始就保持着克制,反制措施都是在日方多次挑衅后的正当回应,毕竟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温和不代表无底线妥协。 而且日方的操作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一边想继续和中国保持经贸合作捞取利益,一边又不断在敏感问题上挑衅,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本身就是破坏双边关系的关键。 如果日方真的想缓和关系,光靠找 “救火队员” 上门磋商没用,只有真正收回错误言论、正视历史和现实,才有可能让关系回到正轨。 不知道大家觉得中日关系该如何回到理性轨道?是日方先拿出诚意道歉,还是双方先暂停互相反制呢?

0 阅读:0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