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就高市挑衅言论发表看法,讲和还是拉偏架? 最近中日关系因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番话变得格外紧张,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 11 月 19 日的公开场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下子引发了不少讨论:他这是真心劝和,还是悄悄拉偏架?要弄明白这件事,得先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当政者,近期公然宣称 “台湾有事” 可能让日本动用集体自卫权,还暗示要武力介入台海问题,这种说法不仅直接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更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方很快就提出了严正交涉,明确表示绝不接受这种挑衅。 而黄循财在彭博社相关论坛上回应此事时,却没怎么提高市早苗言论的不妥,反而说中日关系复杂,希望两国找到化解方法,还强调日本似乎倾向于稳定关系,盼着中国也保持同样态度。 黄循财还拿东南亚和日本的关系举例,说东南亚国家已经 “搁置历史,继续向前迈进”,言外之意就是希望中国也能照着这个样子,对日本更克制一些。 可这话听着合理,实际却忽略了关键问题:东南亚国家当年能和日本缓和关系,是因为日本通过经济援助、赔偿等方式作出了实际弥补,而中日之间的历史伤痕远比这深重 —— 近代日本侵略给中国带来了 3500 多万人伤亡的惨痛代价,这些不是 “搁置” 就能抹去的。 更何况这次的矛盾不是中国主动挑起的,而是高市早苗的言论先突破了底线,跳过挑衅的起因只劝中方克制,难免让人觉得不公平。 看看国际社会的态度,其实大多数国家都看得很清楚。 俄罗斯直接批评日本政客 “忘记历史教训”,认为这种挑衅很危险;联合国也重申了一个中国原则,间接回应了日本的错误言论。 就连美国,虽然和日本是盟友,也没公开支持高市的说法,反而撤走了原本部署在日本的中程导弹系统,看得出来不想被绑上战车。 对比之下,黄循财的表态却特意强调 “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合作方之一”,还支持日本在地区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这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在为日本的挑衅行为变相背书。 可能有人会说,新加坡作为小国,想维护地区稳定情有可原。但劝和的前提是公平公正,得先指出谁是挑衅方,谁该承担主要责任,而不是模糊是非、各打五十大板。 黄循财的发言里,既没批评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也没认可中国维护主权的正当性,反而给中方扣上 “需要保持克制” 的帽子,这种看似中立的态度,其实已经偏离了公平的原则。 要知道,中国从来都不反对沟通合作,但前提是对方得尊重历史、遵守国际法,不能一边挑衅一边要求中方 “放下”。 说到底,判断是劝和还是拉偏架,关键就看是否站在公正立场上。真正的劝和应该是督促挑衅者改正错误,而不是让受害者妥协让步。 黄循财的表态虽然打着 “维护地区稳定” 的旗号,但却回避了核心矛盾,忽视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历史情感,这样的 “劝和” 不仅难以让人信服,反而可能加剧矛盾。 中日关系要缓和,首先得日本停止挑衅行为,正视历史和现实,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不是让中国单方面 “克制” 就能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