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广州数字安全应用中心,一个高度保密的地方,是由承建的,我估计您从没有进来过

奥卡谈武器 2025-11-21 10:27:18

这是广州数字安全应用中心,一个高度保密的地方,是由 承建的,我估计您从没有进来过。这里唯一允许拍照的就是前台背景墙和旁边的宣传牌。宣传牌上写的是《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您可能会觉得这些说法很笼统,甚至是为了对仗而填的空洞大词。其实不是,这是我国信息安全观念的三十年演进过程,我经历了这个里程,心里感触颇深。30年前,我军网络完全强调的是独立组网和物理隔离,既然不与任何其他系统相连,那就应该安全可靠。但后续的实践表明,“物理隔离”只是美好愿望,很难甚至无法实现。举个例子,很多年前,每天早上8点钟,驻京某国大使馆就会驶出一辆黑牌照使馆车,缓慢地向八达岭驶去。中午时分到达停车场后,但并没有人下车去游览长城。等到下午2点,这辆车又慢悠悠地返回到使馆。这种每天重复的异样举动引起了我方的怀疑,经过多方研判,使馆车里有一个高灵敏度的无线电探测仪器,可以接收沿途的直达西山指挥部的军用电话。按理说沿途的军用专线是独立系统,属于物理隔离的。但实际上,电话线是有电磁泄漏的,只是你误以为物理隔离了。后来,我们认为光纤是一个隔离度非常好的信道,它没有电磁泄漏。再后来我们了解到,日本有了一个技术,把一个探测环套在光纤上,就能够窃取光纤里的信号。无数案例证明,物理隔离只是一厢情愿,你以为隔离了,那是因为你技术水平低,意识不到泄漏的问题。当年美国的思路就完全不同,他们不搞独立系统和物理隔离,讲究的是“在不可靠信道中完成可靠通信”。例如他们有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情报传输就通过互联网,所依重的是加密编码技术。大约二十年前,我军依托 的网络和加密网关,推出了一次一密的军用加密手机,终于突破了“独立组网、物理隔离”的观念。独立组网物理隔离未必安全,开放联网未必不安全,关键在于技术水平。不能跨越时代批评三十年前的旧理念,那时候的技术水平低,如果不独立不隔离,那问题会更大。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网络安全观已经凤凰盘涅焕然一新,由割裂、静态、封闭、绝对、孤立的旧理念,演进成整体、动态、开放、相对、共同的新理念。这些新的网络安全理念有什么用?在新理念指导下,那些“安全问题一票否决,要做万万无一失,不惜一切代价严防死守”的错误想法就会被抛弃。因为安全是有成本的,要做到万无一失但不追求万万无一失,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要主动出击而不能被动防守。总之,我们对待网络安全的态度,已经由紧张保守,变为了自信开放。我们这代人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所幸的是给新一代交了一个好班。新一代能否接好班?通过这次的广东之行,看到了年轻人的敬业精神,我相信他们可以的,您觉得呢?

0 阅读:0
奥卡谈武器

奥卡谈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