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0万辆下线时,雷军那句感谢北京这片沃土,直接道破了“小米速度”的核心所在。这还真不是孤胆英雄的传奇,而是产业生态共舞的范本。估计之前谁也没想到,北京亦庄的灯塔工厂里,700台机器人实现关键工艺100%自动化,京津冀300公里内的供应链让零部件物流时间减半。当研发有调整,供应商两小时就能到场会商,这种协同效率,正是“产业朋友圈”的威力。这不仅是小米的胜利,更是北京的转型答卷。这座曾孕育互联网巨头的城市,如今用高端制造证明实力:29个研发试验室筑牢“北京研发”根基,数字赋能让工厂综合自动化率达91%,精准服务让企业根本无需分心搞创新。从0到50万,小米创造的不只是纪录,还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样本。光伏供电的工厂、循环铝材质的应用,连海外都从“中国特斯拉”的标签,改口称其为“超越者”。50万辆是起点,这片沃土滋养的“北京智造”金名片,终将带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冲刺全球价值链顶端。企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才是最动人的发展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