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主张对美交往应学会“示弱”,适当时候要妥协。原因是美很强大,且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 作为50年代出生的学者,他经历过美国最鼎盛的时期,所以一直认为老美依旧是不可撼动的超级强国,还主张对美交往要学会“示弱”,该妥协时就得妥协,理由是美国实力强还满是危机意识。 这话一出,评论区直接分成两派吵翻了!支持的人说,马教授是懂谋略的,《孙子兵法》里就有“能而示之不能”,示弱不是真怂,是避开锋芒的智慧,毕竟国际交往不能硬刚到底。但反对的声音更激烈:“现在都2025年了,还拿几十年前的眼光看中美差距?” 说实话,美国确实还有不少优势,比如半导体、生物医药领域的积累,但咱们早就不是过去的样子了!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5%,相当于美日德总和;6G专利占比超40%,量子计算、智能汽车都实现弯道超车;PPP经济规模早就超越美国,外贸总额也稳坐世界第一。 更关键的是,美国现在麻烦缠身:36万亿巨额债务压顶,产业空心化严重,通胀居高不下,连军事装备迭代都跟不上咱们的速度。这时候一味说“示弱”,是不是有点脱离现实? 而且历史早就证明,对美国妥协换不来尊重。当年咱们抗美援朝,差距比现在大多了,照样打出了尊严;这些年在科技领域,越是被打压,咱们突破越猛。所谓的“示弱”,更该是策略性的隐忍,而不是无底线的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