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来了!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不仅如此,印度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采取行动,从而影响金砖国家共同对抗美国霸权的合作,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中印两国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说莫迪“已经做出选择”不反美国霸权,这话有点太绝对,咱得往深了扒——印度从来不是谁的“小弟”,更不会甘心听美国的话做事,它的所有动作就一个核心:自己的利益能不能最大化,所谓“选边”其实是在两边捞好处的精明算计。 先看金砖国家里的表现,2025年8月金砖峰会扩员时,印度举双手赞成,还主动牵头搞本币结算机制,可一碰到直接反美霸权的议题,就开始打太极。峰会公报里提“反对单边制裁”,印度非要加个“尊重国际法”的尾巴,说白了就是不想把话说死,给美国留着面子也给自己留着后路。 上合组织那边更明显,印度跟俄罗斯合作搞能源项目,跟中亚国家做贸易,这些都跟美国的利益不冲突,甚至能借上合的平台赚实惠。真到要跟其他成员国一起发声反对美国长臂管辖时,印度就找借口说“国内有不同意见”,迟迟不肯表态,这哪是不反霸权,分明是不想得罪人。 有人说印度会在美国授意下在印太搞动作,这就没摸透印度的脾气。2025年10月印度跟美国搞了联合军演,可转头就拒绝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里的供应链协议。军演是给美国点面子,拿点军事合作的好处;不加入协议是怕被美国绑死,影响自己跟其他国家做生意,算盘打得噼啪响。 大家想想,要是印度真听美国的话,会跟中国坐下来谈稀土吗?2025年6月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公开说中印在磋商稀土问题,可同一时间印度政府又宣布要砸500亿卢比(约41.46亿元人民币)搞自己的稀土产业,还说要替代中国的地位。一边求着合作拿资源,一边偷偷搞替代,这操作够精明吧? 戈亚尔更有意思,求中国给稀土的时候,还不忘给中国泼脏水,说“全球要吸取依赖中国的教训”。这话听着气人,可细想一下就懂了——他是说给美国和国内听的,给美国表忠心说“我没完全靠中国”,给国内画饼说“咱以后不用看别人脸色”,实际还是离不开中国的技术和产能。 金砖国家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不傻,都知道印度的小九九。巴西和南非在反美霸权议题上跟印度沟通时,特意留了余地,比如把“反对美国霸权”换成“反对单边主义”,就是照顾印度不想直接得罪美国的心思。这样一来,金砖的合作没受影响,印度也保住了自己的“两头讨好”的位置。 印度之所以敢这么操作,底气就在它的地理位置和市场规模。美国想在印太牵制别人,就得拉拢印度;金砖和上合想扩大影响力,也得争取印度;中国要稳定周边,也愿意在稀土等领域谈合作。印度就靠着这“香饽饽”的身份,在各方之间游刃有余,哪会甘心只跟某一方走。 所谓“影响金砖对抗美国霸权”的说法,其实有点多虑了。金砖国家合作从来不是靠“一致反美”绑在一起的,而是靠经贸、能源、发展这些实打实的利益。印度就算在反美议题上含糊,在本币结算、基础设施合作这些事上还是很积极,毕竟能拿到真金白银的好处,它不会跟自己的利益过不去。 戈亚尔的稀土磋商表态,看着矛盾其实很合理。印度稀土储量不少,但加工技术不行,得靠中国帮忙;中国有技术有产能,但也需要稳定的资源供应。两边合作是双赢,跟所谓的“霸权对抗”没多大关系,纯粹是生意上的互相需要。 印度这种“两边都不得罪”的外交路子,看着精明其实也有风险。要是哪天两边的利益冲突了,它再想两头讨好就难了。比如美国要是逼印度选边,不让它跟中国搞稀土合作,印度是得罪美国还是放弃自己的产业计划,这就得好好掂量了。 国家之间的交往,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边站,利益才是最实在的指南针。印度的所有操作,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跟“听美国授意”“不反霸权”这些标签没多大关系。金砖国家的合作也不会因为印度的小算盘就受影响,毕竟大家都是奔着共赢来的。 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印度的精明算计,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不管跟谁合作,都得把自己的利益攥在手里,同时也要学会在复杂的关系里找到平衡点。这样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稳稳地走下去。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1印度学者叶文:莫迪总理出席上合峰会至关重要,印中必须加强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