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江苏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郭某,简历上写着“高考状元”“海外名校博士”“SCI论文170篇”,却被扒出来只有高中学历,就连那些闪亮的头衔和论文,也像泡沫一样一戳就破。 今年9月,学校收到了关于郭某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一查之下可好,问题一大串。 比如,他自称是“1994年陕西省高考状元”,可真正的状元另有其人。 他说自己发表了多少篇高级别论文,结果在专业数据库里根本“查无此文”。 就连那些听起来吓人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获奖者,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人也已经被带走了,学校赶紧跟他解除了合同,撤下了官网所有信息,还给他的学生都重新安排了导师。 消息一出,网友们可炸锅了。有人犀利点评:“这包装,简直是学术界的‘皇帝的新衣’!” 也有人无奈调侃:“审核形同虚设,莫非招聘靠的是‘眼缘’?” 不得不说,现在一些单位招人时太看重“帽子”和头衔,就像相亲只认“海归”“高管”标签,却忘了核实对方到底是不是踏实过日子的人。 光鲜的包装纸下面,包的可能都不是真的东西! 学术研究本是件严肃认真的事,造假就像在整个学术界里掺沙子,会影响大家的观感。 今天有一个“郭某”轻松过关,但无数踏实钻研者知道了,明天他们还能有信心吗? 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不能只看表面光环,更要看重实实在在的里子。最重要的是完善审核机制,让滥竽充数者无处遁形,也让真正的人才能够安心做事。 高校回应高中学历当博导:已解聘

听风雨
简直是中国学术界的耻辱!
勇敢的心
问题是咋进大学的?还能当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