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日本提出“历史上没有外军在日本本岛登陆并占领过”这个观点,作为自己底气

朦胧烟雨楼 2025-11-19 10:25:08

果不其然,日本提出“历史上没有外军在日本本岛登陆并占领过”这个观点,作为自己底气的象征,但日本的“底气”,其实远不止易守难攻那么简单。   13 世纪的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却在日本列岛栽了跟头。两次东征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这让 “神风护国” 的说法在日本流传了数百年。可很少有人提及,元军舰队的船只本就因赶工而脆弱不堪,军中各族士兵人心不齐,将领之间还存在宿怨,行动难以统一。   这些内在问题叠加在一起,即便没有风暴,这场远征的胜算也早已大打折扣。那场风暴不仅让日本躲过一劫,更催生了 “神国” 的自我认知。这种观念深深影响着日本后来的发展,也为其日后的战略选择埋下了伏笔。   而真正让这份 “底气” 固化的,是二战后的特殊安排。同为轴心国的德国被四国分区占领,分裂数十年,日本却得以保持领土完整,仅由美国单独驻军。   这并非偶然。当时苏联的远东海军力量薄弱,缺乏足够的运输船只跨越海峡,难以对日本本岛实施有效登陆。而英国在二战中元气大伤,无力顾及远东事务。   中国正处于内战前夕,也无暇参与占领行动。美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实力,顺理成章地独占了日本,既阻止了苏联的渗透,也为自己在东亚埋下了重要的战略棋子。   美国的扶持让日本迅速走出战争阴影,更让两国形成了深度绑定的同盟关系。这份同盟成为日本 “底气” 的重要支柱。从最初的 “专守防卫” 到后来不断突破限制,日本的军事力量逐渐转向进攻性。   解禁集体自卫权、出台 “安保三文件”、将防卫预算翻倍,一系列动作都在悄悄改变地区安全格局。如今的日本,早已不是单纯依靠地理优势自保的国家。   它扼守着东亚多个关键海峡,成为第一岛链的核心节点,美军的军事基地遍布列岛,使其成为西太平洋的 “不沉航母”。通过与多国签署军事协定、开展联合演训,日本的军事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实现了跨洲军力部署。   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正在持续松绑武器出口限制,向多个国家转让军事装备,同时在高超音速武器、网络作战等新兴领域积极布局。这种 “外向型” 的军事扩张,与其历史上的 “无占领” 叙事形成了奇妙的呼应,也让其 “底气” 变得更加复杂。   地理屏障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历史巧合造就了特殊起点,国际博弈塑造了发展环境,同盟关系筑牢了安全后盾。日本的 “底气” 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一句 “易守难攻” 就能概括。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这份 “底气” 将如何影响地区和平稳定?日本的军事转型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一起探讨这场关乎东亚未来的战略博弈。   MCN双量进阶计划 参考信源: 从远交近攻到全军覆没:元朝东征日本始末 2017-06-14 澎湃新闻

0 阅读:0
朦胧烟雨楼

朦胧烟雨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