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老师离去,看到广东吴道云老师“遗书”,泪眼婆娑,令人痛心,教师心理压力和健

古月情怀 2025-11-19 06:54:34

又一名老师离去,看到广东吴道云老师“遗书”,泪眼婆娑,令人痛心,教师心理压力和健康谁来守护? 昨天晚上在网上刷到一则“广州市天河区黄村中英文学校初中部教导主任吴道云在校内宿舍自杀身亡”的消息,看了一遍又一遍,顿时泪眼婆娑,睡意全无。他在遗书中袒露的压力与挣扎,戳中了我的痛点并质问——教师心理健康究竟有谁来守护 ? 后来在网上查询才知道吴道云老师生前曾向两任校长倾诉自己的心理压力却未获有效及时疏导,这期间他还身兼教学与管理数职长期超负荷工作。试想,如果当时学校能建立校领导牵头的关怀小组,对吴道云老师进行定期沟通交流,解决其心理困扰,合理调整其工作任务,减少考核压力过度传导,同时配备专业心理资源,开展团体辅导等减压活动,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或许此悲剧能够避免。 教育部已提出要定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服务,地方教育部门可推进落实教师心理健康监测机制,联合卫健部门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同时还可优化教师考评体系,弱化单一升学率指标,避免过度增加教师的职业压力。 当下社会常将学生成长的诸多责任都压在教师身上,家校矛盾也时有发生。其实教师并非万能,社会应摒弃对教师的刻板高期待,多认可他们的职业付出,理性看待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减少对教师的舆论苛责,为教师营造宽松的职业氛围。 教师在压力下可主动学习情绪调控技巧,当出现失眠、焦虑等问题时,及时向身边人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服务,而非独自硬扛。 吴道云老师这起悲剧不仅是一面充满鲜血的镜子,更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诘问?教师也是宝贵的生命个体,全社会应重新审视教师的工作负荷边界,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更希望每一位在教学、管理等压力中挣扎的老师知道——生命最珍贵,远远珍贵于我们肩负的任何工作与责任。学会释放压力,同时也可通过合理运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避免负面情绪不断累积。珍爱生命就是对自身与家人的深爱与责任。

0 阅读:81
古月情怀

古月情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