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就“塌”房,龙湖天街的“开门红”砸到了谁? ——给“速成商业”的一封讽刺贺信 尊敬的龙湖长乐天街:见信如晤! 贵街11月14日“盛大启幕”,11月17日便奉上“高空抛物”彩蛋,仅用72小时完成从“西北首个TOD天街”到“西北首个‘塌’街”的华丽转身。如此高效,令所有“豆腐渣”同行望尘莫及。谨以此信,贺贵街以血肉之躯为《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供“沉浸式案例教学”,功德无量!开业即“开砸”,法律成了摆设?《民法典》第1253条白纸黑字: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贵街倒好,直接把法条变成“使用说明书”:吊顶脱落、顾客见血,30平方米的天花板说掉就掉,仿佛提前排练过“精准打击”。不知贵司的“无过错证明”是否也随吊顶一起散落一地?image 三天速成,监理是“睁眼瞎”还是“闭眼签”?《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36条要求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贵街从竣工到开业,节奏快过网红奶茶店,监理工程师怕不是把签字笔绑在无人机上,隔空“云验收”?须知,吊顶不是吊灯,它不会“自适应重力”,30平方米的整体垮塌,绝非一颗螺丝的“抑郁”,而是整个系统的“自杀”。监理报告里但凡有一句真话,也不至于让“开门红”变成“开颅门”。应急局“第一时间到场”,早干嘛去了?《安全生产法》第9条赋予应急管理部门“预防、检查、执法”之职。贵街开业前,新城区应急局是否来过?若来过,为何看不出“头顶炸弹”?若没来过,是“双随机”没抽到,还是“双闭眼”更省事?如今“第一时间到场”救伤洗地,倒不如说“第一时间到场”拍照留痕,毕竟“善后”比“预防”更容易写总结。imageTOD模式?不,是“TMD”模式!贵街自我包装为“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标杆,如今看来,字母得重新排列:T:Tofu(豆腐)M:Mud(泥浆)D:Drop(坠落)合起来正是“TMD”——以豆腐渣工程、泥浆般监理、高空坠落体验,三位一体,完美诠释“速成商业”的底层逻辑:“先圈钱,再圈尸。”伤者血流满地,公关稿“云淡风轻”?网传视频里,顾客头顶鲜血、地面纸巾猩红,贵街官微却至今静音,仿佛掉下来的不是天花板,只是“一片雪花”。建议公关团队直接抄作业:“因天气干燥,吊顶轻微情绪波动,已安抚。”“伤者情绪稳定,血迹为行为艺术。”——既省字数,又显“高端”。image给监管的一记耳光:罚酒三杯,下次还掉!《安全生产法》第114条:情节特别严重的,对单位最高可罚1亿元,对责任人可追刑责。但过往案例告诉我们,类似事故的结局往往是:“整改—罚款—下不为例—下次还犯。”若此次仍以“临时工操作不当”“螺丝钉失恋”收场,那便不是吊顶脱落,而是法律尊严碎了一地。别让“天街”变“天坑”龙湖长乐天街,你们用三天时间给古城西安送上了一份“血包大礼”,也给全国“速成商业”敲了一记丧钟。下一次,当你们再高举“TOD”“首店经济”大旗时,请记得:消费者要的是“首店”,不是“首砸”;要的是“天街”,不是“天坑”。若仍执迷不悟,那便祝贵街早日推出新IP:“西安之眼”——抬头即可看见天花板外的天空,附带真人逃生体验,票价随缘,命大者免单。此致“砸”安!2025年1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