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一个月前那些高喊“坚持到底”“放大格局”的人,如今不少已信念动摇——这

晓绿聊趣事 2025-11-18 22:55:20

真没想到,一个月前那些高喊“坚持到底”“放大格局”的人,如今不少已信念动摇——这正是股市最真实的人性百态。这段时间,不少大V的口吻也悄然转变。此前动辄喊“大阳线”“满仓看涨”的声音,如今要么沉默失语,要么流露犹豫,少数人终于回归清醒。人性的摇摆向来迅速,最让人唏嘘的是股市里的小白们:今年刚入市就赶上抱团行情、指数快速拉升与科技股暴涨,便误以为市场赚钱本就轻而易举,却全然忽视了资金博弈的残酷本质。自A股进入四季度,市场情绪早已暗潮涌动。各路资金忙着年底结算,亏钱的人逐渐增多,很多人才后知后觉地醒悟过来。一个月前,我反复提醒大家锁住利润、高位兑现、做好防御,可不少人仍被“格局论”洗脑。如今,太多私信告诉我,他们的利润已大幅回吐,部分套牢许久的人,甚至在纠结是否割肉离场。人总要在亲身经历后才会成长,踩过坑才明白前路并非坦途。可在此之前,不少人只会无端揣测“吹哨人”的意图,带着偏见去评判不同的声音。今天说这些,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感慨很多人确实需要在市场中沉淀。我清晰记得一个月前,那些关于“格局”“坚信”“坚守”的表态,如今却都被市场走势击碎。我曾试着用最通俗的方式举例劝说,希望大家保持清醒,可终究发现,人性的弱点太难克服——思路不同频时,过度清醒反而成了一种“过错”。接下来的几点,对有些人或许无关紧要,但对同频的人而言,或许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1. 散户该醒醒了,别再被无休止的“画饼”“打鸡血”裹挟。那些行情好时喊着“冲”、靠看涨吸粉的人,如今是不是都找借口沉默了?股市从不缺前赴后继的散户,一批人冲进来,一批人黯然离场。行情火热时借势造势,行情低迷时却无半句风险提示,最终承受亏损的,永远是普通投资者。2. 年底这段时间,资金的核心诉求是结算,市场预期必须降低。三季度后,抱团科技的机构资金已兑现离场,期间拉高股息红利、新能源赛道只为掩护科技股回调;如今新能源与涨价题材的资金也进入结算阶段,今日更是有不少游资、量化资金离场,导致30多只个股跌停、高标股集体回调。资金结算需求旺盛,市场波动自然加大。年底并非没有机会,但多是投机套利的短期机会,若仍在操作,务必牢记“有赚就走”的原则。3. 今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二”,A股指数三连跌后,不少人转而极端看空,其实大可不必。指数在3900-4000点区间反复震荡许久,短期暴涨暴跌的概率极低,参考此前3800-3900点的震荡格局,当前仍会以反复拉锯为主。短期在3950点下方,资金大概率会尝试出手,且今年三连阴的走势本就少见,明日出现反抽的可能性较大。总之,对指数不必寄予过高期望,但也无需过度悲观——大跌时拉券商、涨不动时拉银行护盘,护不住便普跌,普跌后再稳指数,这便是近期市场的核心节奏。4. 从方向与操作来看,当前市场可清晰分为两类:一类是炒作业绩落地,另一类是博弈未来预期。今年暴涨的AI硬件科技股,属于前者;而近期活跃的AI应用板块,本质是对未来的预期炒作。硬件的业绩落地行情已基本走完,未来的核心主线大概率是AI应用与软件,这或许会成为明年的重头戏,短期可能先炒作一波后继续调整,为明年的大行情蓄力(核心逻辑:今年炒硬件,明年看AI应用与软件)。至于新能源赛道、涨价题材等,同样是预期驱动——博弈价格止跌、业绩困境反转,这类标的投机属性更强,切记涨多不追,等待补跌后的机会。整体而言,年底行情偏向“鸡肋”,选择暂时休息或长期布局躺平都合理,等机构排名结束、重新进场后,再顺势跟随即可。5. 最后,若认可这些观点,不妨点个赞。我发现很多人每天都会看,但习惯了默默浏览。点赞是一种美德,更是我坚持分享真实观点的动力。我的话或许不够让人兴奋,但每一句都无愧于心,懂的人自然无需多言。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