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结束后,毛主席说了一句话:“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毛主席为什么说这个话?

峻辉聊过去 2025-11-18 19:27:52

长征结束后,毛主席说了一句话:“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毛主席为什么说这个话? 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在江西瑞金一带起步,当时国民党军队层层围堵,红军只好突围西进。队伍里头,战士们扛着枪支弹药,翻山越岭,路途上到处是泥泞小道和陡峭山坡。湘江战役打得最惨烈,红军硬是顶着敌人的炮火过河,好多人就倒在那儿了。接着是四渡赤水,这招儿可高明,毛泽东指挥部队来回穿梭河谷,甩掉尾巴上的追兵。强渡大渡河时,用上了羊皮筏子,战士们划着筏子在急流里挣扎。飞夺泸定桥那段,铁索桥晃荡着,红军突击队爬上去抢占桥头。过夹金山雪山,寒风刺骨,很多人冻得不行,但队伍还得往前推。草地更难熬,沼泽地一脚踩下去拔不出来,饥饿和疾病纠缠着大家。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终于摸到陕西吴起镇,跟陕北红军碰头。次年,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也陆续赶来,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会师,整个长征横跨十几个省,走了两万五千里地。这一路上,国民党军队没少设伏,飞机轰炸,地面追击,红军损失巨大,从出发时的八万多人,到结束时只剩几千人。 长征刚落脚陕北,红军得赶紧喘口气,巩固地盘。陕北那地方黄土高原,窑洞里头简陋得很,战士们挤在一起商量下一步。毛泽东巡视队伍时,发现不少人还不是正式党员,有的因为战乱丢了组织关系,有的本来就是随军群众或新加入的。但这些人在长征中干的事儿,一点不比党员差。比方说,在湘江边上,他们端着枪冲锋,子弹飞来飞去也不退缩。四渡赤水时,部队急行军,他们背着重物跟上节奏,没掉队。强渡大渡河,筏子在水里颠簸,他们帮着稳住伤员。大渡河水急,很多人差点被冲走,但他们咬牙坚持。飞夺泸定桥,铁链子上爬行,手磨破了也往前挪。雪山上,风雪打脸,他们用绳子连着队友,防止滑下去。草地里,泥浆没膝盖,他们探路找干地,分享那点可怜的粮食。到了切尾巴战役,这是长征最后一场仗,国民党骑兵追得紧,红军在山沟里设伏,一顿猛打,缴了不少枪马。这些非党员在战斗中冲在前头,捡弹药,抬伤员,啥活儿都抢着干。长征这趟路,就跟个大熔炉似的,把人炼得纯了。很多人出发时还犹豫,路上经历枪林弹雨,饥寒交迫,渐渐就坚定起来。 毛泽东看在眼里,心想,这些人用脚走出来的忠诚,比啥都可靠。长征不是儿戏,能活下来就证明了他们的觉悟和牺牲精神。所以,他提出那个话:“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这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因为长征检验了每个人。那些非党员,通过实际表现,配得上党员称号。这么做,能把队伍拧成一股绳,增强党的力量。陕北根据地刚建,资源少,敌人还盯着,得赶紧壮大自己。毛泽东这个决定,正好认可了他们在长征里的付出。 这个决定一落实,效果很快就出来了。陕北根据地里,党组织扩大,许多长征过来的战士成了正式党员。他们分散到各个部队,当骨干,带新兵。抗日战争打响,这些老红军像种子一样撒出去,建根据地,动员群众。比方说,在晋察冀边区,他们组织游击队,打鬼子。解放战争时,他们指挥大军,渡江作战,建立新中国。建国后,这些人多在党政军里任职,管经济,搞建设。长征精神就这样传下来,影响一代代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强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后,长征精神还激励大家创新发展。总的来说,毛泽东那句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长征的深刻教训和经验。它让党更团结,更有战斗力。长征的意义,超出了那个时代,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回看历史,就能明白,为什么长征那么重要。它不光是走路,而是走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路径。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峻辉聊过去

峻辉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