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防不胜防!”河南驻马店,一男子的儿子参加模特大赛,得了第一名,主办方奖励

百日依山尽 2025-11-18 17:54:45

“ 套路防不胜防!”河南驻马店,一男子的儿子参加模特大赛,得了第一名,主办方奖励他一辆车,去领车时,对方让他签一份代偿协议,说贷款甲方每月帮男子还4349元,还24个月,车子归男子,可甲方还了9个月,就不给男子还了,男子顿时懵圈:太坑了!你把车子开走,我不要了,就当我儿子没得第一名,只要把我贷款名字去掉。 事情要从一场本地举办的少儿模特大赛说起,男子的儿子从小就对模特走秀感兴趣,他便带着孩子报名参赛。经过多轮选拔,孩子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拿下了大赛第一名。 颁奖现场,主办方当着所有参赛选手和家长的面,宣布给冠军奖励一辆崭新的家用轿车,还专门安排了授车仪式,拍照录像全程记录,男子站在台上接过 “获奖证书” 和汽车钥匙模型,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这份突如其来的荣誉让男子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中,他觉得儿子给自己争了光,当即决定好好庆祝一番。随后几天,他订了当地一家不错的酒店,摆了十几桌酒席,邀请了所有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前来道贺,光是烟酒菜金就花了好几千块,席间还一遍遍给大家展示儿子的获奖视频和汽车的照片,言语间满是骄傲。 酒席过后,男子按照主办方的通知,带着相关证件去指定地点领取奖品汽车。到了现场,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把车辆过户给他,而是拿出一份厚厚的 “代偿协议” 让他签字。 工作人员解释说,车子是通过贷款方式购置的,甲方(主办方关联公司)会每月帮他偿还 4349 元贷款,连续偿还 24 个月后,贷款结清,车子就正式归他所有,他只需要签字确认,后续不用操心任何费用。 沉浸在喜悦中的男子没多想,觉得主办方既然公开承诺了奖励,肯定不会出问题,加上工作人员催得急,他粗略翻了翻协议就签了字,当天就开开心心地把车开回了家。 接下来的 9 个月里,主办方确实按时每月往贷款账户里打钱,偿还 4349 元的月供,男子每次收到扣款成功的通知,都觉得这份奖励来得太值了。 可就在第 10 个月,男子突然收到了银行的逾期还款提醒,他以为是主办方忘了转账,特意联系了当初对接的工作人员,对方却含糊其辞,说公司资金周转有点问题,让他再等等。 男子心里犯了嘀咕,但还是选择相信对方,可这一等就是好几天,逾期提醒越来越频繁,甚至接到了银行的催收电话,他再次联系主办方时,发现之前的对接人已经失联,公司办公地点也人去楼空。 这下男子彻底懵圈了,他赶紧跑到银行查询,才发现当初签的 “代偿协议” 里,贷款的主借款人竟然是他自己,主办方只是作为 “代偿方” 帮忙还款,一旦主办方停止代偿,所有还款责任就落到了他头上。 按照协议约定,剩下的 15 个月贷款,他需要每月自己支付 4349 元,总共还要再掏 6 万多元才能保住车子。 面对这笔突如其来的巨额债务,男子又气又急,他找到大赛组委会的相关负责人,提出 “车子我不要了,就当我儿子没得这个第一名,只要把我的贷款名字去掉”。 可对方表示,协议已经生效,贷款合同是他和银行签订的,与主办方无关,现在只能由他自己承担还款责任,或者自行处置车辆偿还贷款。 男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套路了,所谓的 “奖励汽车” 根本不是免费赠送,而是主办方用他的名义贷款买的车,对方只需要承担前 9 个月的部分月供,就换来了大赛的噱头和宣传效果,而他却要为这份 “荣誉” 买单。当初办酒席花的几千块钱打了水漂,现在还背上了沉重的贷款,让他追悔莫及。 其实这类 “奖励套路” 在各类商业赛事中并不少见,有些主办方为了吸引报名、制造话题,会开出汽车、现金等诱人奖励,实际却通过贷款、分期、附加消费等方式转嫁成本。 此前就有网友爆料,孩子参加才艺大赛获得 “万元现金奖励”,最后却被告知奖励需要分 12 期领取,每期还要扣除手续费;还有的赛事奖励 “免费旅游”,到了目的地才发现需要强制消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以有奖销售的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如实说明奖项设置、中奖概率、兑奖条件等信息,不得采取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主办方这种隐瞒贷款真相、变相转嫁债务的行为,已经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消费者在参与各类有奖赛事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大额奖励,务必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必要时可以咨询法律专业人士,确认没有隐藏陷阱后再签字确认。 男子的遭遇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面对看似诱人的奖励,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盲目签字。现在他不仅要应对银行的催收,还要想办法处置车辆,原本的喜事变成了烦心事。这场模特大赛的 “冠军奖励”,最终变成了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套路,也让更多人看清了部分商业赛事的猫腻。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4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