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逝世24年,杨尚昆为何撰文:他是真正高尚的人? 1993年,杨尚昆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一句“彭老总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让无数人动容——此时距彭德怀逝世已24年。这位一生刚正的元帅,究竟用怎样的言行,让杨尚昆时隔多年仍执意缅怀? 战场之上:护兵为民,勇担重任 1950年抗美援朝,美军装备碾压,彭德怀却坚定请战:“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长津湖战役中,战士们穿着单衣在零下40度作战,他红着眼调整部署:“不能让战士白白牺牲!”最终将美军逼退至“三八线”。1947年陕北保卫战,面对十倍敌军,他提出“蘑菇战术”,拍胸脯保证:“绝不让党中央受威胁!”凭少胜多粉碎敌军进攻,用行动诠释“舍小我顾大局”。 生活之中:严于律己,心系百姓 1959年回乡考察,见干部备丰盛饭菜,彭德怀沉脸:“老百姓吃糠咽菜,我咽不下!”当即换红薯玉米。看到村民挖野菜充饥,他连夜分出口粮,写信要求解决粮食问题,说“饿肚子是我们失职”。1974年病重住院,医护炖鸡汤,他先问“其他病人有没有”,确认一视同仁才肯喝,临终仍念“没对不起党和人民”。 杨尚昆的缅怀:高尚是初心本色 杨尚昆与彭德怀相识数十年,在文中写道:“他心里永远是国家人民,不怕得罪人、受委屈,只怕负了信任。”这份高尚,不是口号,是战场护兵、生活亲民、逆境守初心的坚守。 时隔24年的撰文,是对老战友的纪念,更是精神的传承。如今读彭德怀的故事,仍能感受到那份赤诚——真正的高尚,从不是光环,而是对责任的坚守、对人民的牵挂,这份精神,永远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