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毛主席爱将被判死刑,行刑前,一人骑马赶到:毛主席来信! 黄克功才1

运赛过去 2025-11-18 14:51:32

1937年,毛主席爱将被判死刑,行刑前,一人骑马赶到:毛主席来信! 黄克功才16岁就跟着队伍参加革命了。没两年,1930年就加入了红军,同年入了党。从小战士干起,一路往上爬,靠的就是打仗拼命。井冈山斗争时期,他跟着部队在山里转战,敌人围剿来得凶,他也总能冲在前面,掩护主力转移。那时候红军条件苦,吃的穿的都不够,他却没掉过链子。反围剿战役打了好几轮,他都参加了,第三次反围剿那会儿,红军在赣南打得最激烈,他带队突袭敌营,炸了几个机枪点,帮着部队打退了进攻。长征更不用说,1934年从江西出发,二万五千里路,他走完全程,还在娄山关战役中立了大功。那场仗是红军二渡赤水后,蒋介石的部队堵在关口,黄克功他们夜里摸上去,端了敌人的阵地,打开了通道。要不是他那股子狠劲儿,长征队形说不定就乱了。到陕北吴起镇安营扎寨后,他已经是红军师团级干部了,年纪轻轻的,26岁就这么有资历。 到了延安,部队开始整编,黄克功被调到抗日军政大学三期第六队,当了队长。抗大那地方是培养干部的摇篮,学员们白天上课,晚上讨论抗日形势,他负责带队操练,喊口令、列队列,挺有威严的。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青年都往延安跑,黄克功在这儿也遇上了刘茜。她原名叫董秋月,1921年生,山西定襄人,家境一般,在太原友仁中学念书。卢沟桥炮响后,她才16岁,就响应号召,背起书包从山西奔赴延安。8月7日到那儿,先分到抗大第十五队学习,正好黄克功是队长。刘茜长得清秀,性格活泼,课堂上爱发言,课余时间还拉着人聊长征故事。她对革命满腔热情,黄克功讲起打仗经历,她听得入神,两人就这样慢慢熟络起来。 起初,两人关系挺好的,黄克功追她,她也没拒绝。抗大学员多是年轻人,谈恋爱不算稀奇。刘茜欣赏黄克功的经历,他也觉得她有朝气。可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9月陕北公学成立,抗大第十五队整体拨过去,刘茜跟着去了那儿学习,黄克功则留在抗大,继续当他的队长。两人异地了,见面机会少,黄克功开始不自在,尤其是听说刘茜和男同学多有来往,他就爱追问。刘茜年纪小,才16岁,正想专心学业,家里书香门第,她自己也盼着多懂点革命道理。黄克功呢,30岁出头,农家出身,早想安定下来结婚。可两人年龄差了14岁,背景不同,想法也对不上。刘茜渐渐觉得不合适,想分手,黄克功却死缠着要结婚,写信、找人说情,闹得刘茜挺烦的。 10月5日这天,黄克功带上手枪,从抗大跑到陕北公学附近,拦住刘茜,说要谈谈。刘茜本来不想去,可架不住他纠缠,就出来了。结果黄克功逼她马上结婚,她一口拒绝,他气急败坏,当场开枪打死了她,两枪,一枪打胸口,一枪打头部。刘茜就这样没了,尸体第二天早上被同学在河滩上发现,血迹斑斑,陕北公学上下都炸了锅。学员们四处找人,一夜没消息,就报了上去。调查组很快就行动,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亲自审,黄克功也没抵赖,交出手枪,交代了全过程,从追求到争执再到开枪,一五一十。证据确凿,信件、证人都有,他仗着自己是老战士,以为能蒙混过去,可这案子太大,影响坏,党内不能姑息。 案发后,消息传得飞快,延安窑洞里干部们私下议论,有人觉得黄克功功劳大,该从轻,可更多人说,革命队伍里纪律第一,不能因为过去打仗就网开一面。罗瑞卿审完后,立刻打电话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听完很生气,当天就批示要从严处理。10月10日,他给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代理院长雷经天的信里,写得清清楚楚: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光荣,今天处极刑,我和党中央同志都惋惜,但他犯了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和红军干部的资格,枪杀自己同志,卑鄙无耻残忍自私到这个程度,绝对不能饶。信里还强调,共产党和红军对党员和成员的纪律,比一般平民要严格得多,尤其现在国家危急、革命紧张的时候,更得杀鸡儆猴,让大家知道违法必究。 公审大会定在10月11日,在陕北公学操场开,上千人参加。审判员宣读罪状,黄克功认罪,但求宽大,考虑到自己是井冈山老战士,还写了信给毛主席求情。法院判了死刑,立即执行。可执行前,黄克功以为有转机,有人骑马从延安赶来,高喊毛主席来信。信就是那封给雷经天的,审判干部当场宣读,全场安静。信里的话一字不改,黄克功听完,彻底没辙了。枪声响后,他30岁就没了,本来能继续为抗日出力,却因为一时冲动,毁了自己,也伤了党。毛主席后来在延安整风中,还多次提这案子,作为典型教育材料,发到各部队,让干部们学纪律。 总的来说,黄克功案是延安的一面镜子,照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毛主席的信,像一记重锤,砸醒了那些仗着功劳就松懈的人。从井冈山到延安,黄克功走过血路,却在最后一步栽跟头,教训血的。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