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懂王健林的深谋远虑! 当年给王思聪5亿让他自己折腾,坚决不让碰万达核心管理,这哪是宠溺,分明是最清醒的风险隔离。 万达扛6000亿债务那几年,王健林卖广场、控成本硬扛8年,没欠员工一分钱,这份硬气确实少见。但试想一下,要是当初让王思聪接手万达,面对这么大的窟窿,别说稳住局面,大概率还得乱上加乱。 那会儿不少人笑王健林“宠儿子没边”,觉得5亿扔出去就是让王思聪挥霍,现在回头看,这哪是挥霍,分明是给儿子划了个“安全区”。万达的核心是商业地产、酒店管理这些实打实的业务,每一步都得跟政策、市场、资金死磕,没个十几年摸爬滚打根本玩不转。王思聪当时折腾的电竞、娱乐,就算亏了,也伤不到万达的根基,相当于用5亿买了个“试错机会”,还把家族核心资产和新生代的风险彻底隔开。 再看万达扛债那8年,有多难不用多说。王健林一年卖掉几十座万达广场,连海外的酒店、地产项目都忍痛割爱,就是为了把现金流攥在手里。最难得的是,这么难的日子里,员工工资没拖过、社保没断过,多少企业遇到危机先裁人减薪,万达却没这么做。这背后是王健林的底线,也是他对企业责任的认知——企业倒了可以再建,人心散了就再也聚不起来。 要是当初真把万达核心交出去,结果大概率是另一个样子。王思聪的思路偏互联网、偏娱乐,跟万达重资产的模式完全不搭。面对6000亿债务,要是慌了神乱决策,比如盲目跟风转型,或者随便砍掉关键业务,万达可能就不是“扛过去”,而是“垮下去”了。王健林把核心攥在自己手里,就像船长把着舵,再大的风浪也能稳住方向,不会让船偏了航道。 现在再看,万达慢慢缓过来了,王思聪也在自己的领域摸出了些门道,没再像以前那样冒进。这事儿说到底,王健林的聪明在于没被“父传子”的老观念捆住,知道什么该给,什么不能给。企业传承不是简单的权力交接,得看能力、看时机,更得懂风险。他给了儿子试错的空间,也守住了企业的命脉,这份清醒,比单纯的“有钱”难得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