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近几日表态绝不允许“东方大国”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 这在国际科技圈和德国运营商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默茨的这番话,是否代表德国在6G领域的排他性政策?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科技合作应当开放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默茨绝不允许“东方大国”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这一表态在国际科技圈和德国运营商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总理默茨近日表示,绝不会允许“东方大国”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 他并没有说明这一表态是否适用于已经部署在德国的“东方大国”企业的设备。 默茨的这一表态,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看来,似乎不切实际。 在如今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东方大国”企业占据了许多核心技术和产品,“东方大国”企业生产的组件进入到6G网络建设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默茨却想当然地认为,排除“东方大国”生产的组件,就能够发展6G,甚至能够实现与“东方大国”脱钩对美国而言更是一种安慰。 实际上,德国想发展6G,离不开“东方大国”的核心技术支持。 据统计,目前全球6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已经超过8万件,其中,“东方大国”企业占比42.3%,在核心领域专利中的占比甚至超过45%。 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东方大国”企业的核心技术支持,德国想要发展6G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德国现有通信网络中,华为设备占比高达59%,替换这些设备的成本高达25亿欧元,而工期需要5到6年。 更重要的是,2023年1月,德国电信CEO曾警告说,如果强行替换华为设备,将给自己带来麻烦。 据路透社报道,在默茨发表上述排他性表态之后,德国电信CEO重申了这一观点,并称不应当忽视华为为运营商提供的低成本优质服务。 显然,默茨想摆脱对中美两国的依赖,希望实现“西方主流国家”的这一排他性目标,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表态,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看来,都不符合市场规律与技术现实。 默茨的6G排他性表态,在德国运营商看来,就像是“死于非命”的政策选择,他们担心的是,如果真的出现排他性的政策限制,将违背市场规律与技术现实,而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与成本支出。 默茨在6G领域的排他性限制,与其说是在保护德国企业,不如说是在绑架技术的发展。 他忘记了,在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交织而成的供需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相互猜忌、相互排斥之上的。 在这一点上,他和拜登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都忘记了“君子之交在于诚”。 更重要的是,他们两所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技术发展代价和失去发展的先机。 而不久前,东方大国刚刚成功实现了民用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西方国家形成了有力的牗制,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例证吗?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科技合作应当是开放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你来我往,而是摒弃零和思维才是正道。德国5G政策 德国5G政策 德国新规 默茨访华 默茨对华政策 默茨访美 默茨对华关系 欧洲5G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