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日本敢叫嚣介入台海,很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在台海问

世界今若在 2025-11-18 10:14:31

怪不得日本敢叫嚣介入台海,很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表态变得越来越高调,甚至让不少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明明在硬碰硬的军力上,日本距离中国还有一段距离,为啥总是敢在关键时刻出头?   细想下来,背后最大的底气其实就藏在那份签了七十多年的日美安保同盟协议里。   日本和美国的安保关系不是简单的军事同盟,1978年修订的《美日安保条约》让美军能够长期驻扎日本本土,横须贺、冲绳等地的美军基地一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前哨。   美国官方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美国在日本的驻军总人数大约是五万七千左右,这些部队不仅配备了F-35、宙斯盾驱逐舰,还能随时调动航母战斗群。   美军的存在,不仅让日本在地缘上获得了安全感,也让它在亚太事务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日本防卫省的年度白皮书里,每次都会不遗余力地强调与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并把美日同盟当成国防的压舱石。   如果单靠自卫队,日本的动作肯定没现在这么大。日本自卫队虽然经过几十年现代化建设,装备和后勤都不差,但毕竟兵员规模、远程投送能力和独立作战的底气还是有限。   和中国比,不管是海军、空军还是导弹数量,差距都一目了然。但有了日美安保同盟这道护身符,日本在台海问题上就可以随时把美国拉进来。   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过去几个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多次回应“若日本本土受到攻击,将根据安保条约启动集体防卫”。日本显然是想通过某种方式,把台海局势和本国安全挂钩,这样一旦有事,美军就不得不参与,日本可以借势出击。   美国方面虽然嘴上说只想维护地区稳定,但在实际行动上一直没离开过台海话题。日美联合军演越来越频繁,2025年年初刚刚结束的“利剑”演习里,美国B-52战略轰炸机和日本空中自卫队的F-15并肩飞行,演练的场景就是模拟“岛国遭遇导弹袭击”。   同时,美军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几乎全年都在西太平洋活动,日本自卫队舰艇时不时就和它一起搞联合巡航。   美国国会2024年底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里,专门加重了对日美军事同盟的资金投入,还对“亚太威慑倡议”增资,明确写入“强化对台海及周边盟友的军事支持”。   回头看历史,日本之所以死死抱住美国大腿,跟二战后的战略环境密不可分。战后日本被限制发展军队,宪法第九条规定禁止发动战争。   可现实是,冷战一结束,日本就开始筹划“解禁”,名义上叫“集体自卫权”,实际上就是想给自己的军事政策松绑。   2015年安倍政府推动新安保法案通过,允许自卫队在“日本及周边有事”时出兵,范围正好把台海划入所谓“生命线”。   美国对此不仅不反对,反而一直鼓励日本承担更多“地区安全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日本在南海、东海、台海问题上都频频出手,哪怕在国际场合也从不回避表态。   有人问,日本这么做图什么?其实算盘打得很精。假如哪天台海真的擦枪走火,日本本土被卷入或者基地被攻击,那美军肯定得履行安保承诺,战事升级的概率大增。   日本自己可以浑水摸鱼,一旦美国趟进来,日本就能借助美军力量“分一杯羹”,甚至趁乱推进政治和军事上的突破。如果美军犹豫不决,没下场,日本还可以以“本土安全受威胁”为由,和中国议和停战,趁机甩开安保条款的束缚,放手发展独立军事能力。   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早在冷战时就玩过,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趁机重启工业,安全靠美国,经济靠出口,简直赢麻了。   对比历史,冷战期间美苏博弈时,日本同样是利用美军力量稳住自己安全,然后把更多资源投向经济发展。   现在国际格局变了,日本又想重演一遍老路,只不过这次把赌注押在了地区局势升级和美日同盟加深上。日本媒体最近频繁渲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每逢大选季节,这种话题就成为政治人物刷存在感的工具。   日本社会其实并不普遍支持介入台海冲突,根据NHK的最新民调,超过六成受访者担心一旦卷入台海,会让日本成为靶子。可惜政客的算盘和普通人想法并不总能同步。   台海局势变化多端,日本在其中的角色既复杂又微妙。日本自知单打独斗肯定不是对手,但只要日美安保同盟这根线还在,它就有恃无恐。   美军在亚太的布局没有松动迹象,日本也乐意借这个机会谋取更大影响力。只要安保同盟不变,日本就会在台海问题上持续活跃。对于外界来说,这种动作背后其实就是一场利益和风险的博弈,历史和现实交织下的每一步都值得细看。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