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北园春,好家伙,我以为不要钱呢。 人挤人,肉挨肉,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放着光,那光就一个意思:过冬,得吃肉。 天一冷,这刻在DNA里的程序就自动启动了。 牛羊肉摊子前面,大哥大姐们买肉都不是论斤了,直接论扇、论半只的上。好像马上就要断粮了一样,每个人都拎着十几二十斤的战利品,脸上是心满意足的表情。 我挤进去看了一眼,羊肉57,牛肉55,这价格……说真的,我也不知道是贵是便宜,反正脑子一热,也抢了一条快6斤的羊后腿。 肉看着是真不错,肥瘦相间,纹理清晰。 可回家的路上一路都在琢磨:这真是咱们新疆本地的羊吗? 吃进嘴里的那一口,到底是不是小时候的那个味儿?这事儿比肉价本身还重要。 全乌鲁木齐的朋友们,给指条明路吧,到底上哪儿才能买到那种一吃就知道“对了,就是它”的本地羊肉? 不忽悠人的那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