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啊 美国传来消息! 2025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被爆出大新闻了,美国政府道德办公室公布的文件显示,他在今年8月底到10月初这一个多月里,至少花了8200万美元狂买公司和市政债券,买的次数超过175次,总价值最高可能超过3.37亿美元。 这些交易不是零散的小打小闹,175笔交易密集扎堆在45天里,平均每天要完成近4笔操作,手笔之大让人咋舌。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买入的债券背后全是“自己人”。 英特尔、高通、Meta这些科技巨头,高盛、摩根大通这些华尔街大行,全是特朗普政府政策的直接受益者。美国政府刚收购英特尔股份,他就紧跟着买入其债券,时间差拿捏得恰到好处。 市政债券的投向同样精准,覆盖了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等数十个州的医院、机场、港口项目,全是能享受政策红利的公共领域。这种“政策先铺路,投资后跟进”的操作,很难让人不联想其中的关联。 要知道,自1978年《政府道德法》生效后,历任总统都会设立盲目信托隔离资产,唯独特朗普打破了这个惯例。他嘴上说资产交给子女信托管理,实际收益却一分不少进自己口袋。 小布什政府的前首席道德律师直接点破关键:只要美联储按特朗普的要求降息,他手里的债券价值就会暴涨,这简直是把公权力当成了私人投资的提款机。 更讽刺的是,今年6月他刚披露拥有至少16亿美元资产,加密货币和传媒业务已给他带来6亿多收入,如今还要趁总统任期“加码”投资。一边执掌国家政策,一边收割市场红利,这操作刷新了底线。 白宫辩解称投资由第三方机构打理,特朗普本人不参与,但这种说辞根本站不住脚。作为政策制定者,他掌握着最核心的行业信息,这种信息差本身就是不公平的特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佛罗里达州的港口扩建项目。今年9月,特朗普政府刚宣布向该项目拨款2亿美元补贴,不到一周,他的团队就买入了该项目发行的1500万美元市政债券。项目补贴落地后,债券价格应声上涨12%,他坐着就赚了180万美元。 从之前的财务欺诈案缴纳1.75亿美元保证金,到如今被起诉违反“薪酬条款”,特朗普的商业版图始终和政治权力纠缠不清。总统职位对他而言,更像个巨型资源对接平台。 所谓的“审慎多元化投资”不过是遮羞布,当总统的决策能直接影响自己的投资收益,公共利益就成了可以牺牲的筹码。这种权力与资本的捆绑,才是最让人警惕的危险信号。 本文仅基于公开权威信息整理,不构成军事分析建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