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韩国传来消息 2025年11月17日财联社消息,韩国《中央日报》16日报道,韩国AI研究正遭遇电力“卡脖子”,首尔多所核心高校AI研究频陷供电难题,有匿名教授透露“AI耗电极大,供电问题老找上门”。韩国总统李在明9月上任百天发布会就明确,需靠可再生能源支撑数据中心运转,否则AI研究进度将严重受阻。 AI再强也离不开电力“托底”,没电能的AI就像没油的跑车,看着酷炫却跑不起来。这电力短缺可不是小事,首尔大学工科学院从3月起就合理调配服务器,高丽大学建好的AI研究集群没法满负荷启动,关键是英伟达将向韩国供应26万块GPU,算上冷却需600兆瓦电力,如今电力不足,这些芯片难发全力,韩国政府追加的2000亿韩元(约10亿元人民币)AI生态投入,成效难免受影响。 谁能想到,这26万块GPU要是满负荷运转,单日耗电就达8736万千瓦时,相当于韩国全国日均发电量的1/10。 这么大的电力缺口,光靠喊口号根本填不上,纯属拿着金饭碗要饭。 更讽刺的是,李在明政府一边喊着要建“AI三大强国”,一边却卡着能源的脖子。 韩国现在可再生能源占比才10.5%,太阳能发电成本是全球均值的近3倍,根本撑不起数据中心的胃口。 核电本是稳当的出路,可李在明坚决反对新建核电站,只肯用现有老机组。 要知道韩国核电安全运行50多年,放弃这块“压舱石”,无异于自断后路。 电网更是拖后腿的重灾区,54个输电项目30个推迟竣工。 AI耗电是脉冲式的,瞬时需求接近半个三峡发电量,这样的电网扛不住半点波动。 首尔大学的研究员早就吐槽,为了给AI腾电,其他实验室被迫限时运行,熬夜赶的项目说停就停。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再好的科研团队也得被磨掉锐气。 几百亿美元买的芯片,光液冷组件就花近40万元一台,现在却因为没电只能闲置。 2000亿韩元的投入打了水漂,这哪里是发展AI,分明是在烧钱买教训。 韩国工业用电量已连续两年下跌,2025年一季度再降3.6%,制造业都快“熄灯”了。 这会儿还硬撑着搞AI大跃进,完全是本末倒置。 说到底,AI竞争拼的不只是芯片和算法,更是能源基建的硬实力。 政策拍脑袋,执行掉链子,再好的野心也只是空中楼阁。 发展科技得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 光想着弯道超车,却不补齐电力短板,最后只会摔得更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AI发展风险 AI 技术 AI电力消耗 半导体ai AI能源需求 ai用电 AI电力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