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发出警告: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不过对中国最危险的不止战争。大家最近可能刷到俄媒的警告,说要是真打起来,中国可能被美西方联盟全方位围攻,但其实比炮火更要命的,是这事给中国发展埋下的连环坑。 先说说这警告的来头,是俄罗斯《独立报》2025年10月的专题报道,基于美西方近年的军事部署和外交动作得出的判断。 但咱先看看美西方自己的处境,美国2025年11月刚结束43天政府停摆,这可是史上最长的一次,靠临时拨款才续到次年1月。 这场内斗直接让1.2万亿美元的基建项目停工,4200万美国人的食品券断供,机场空管人员每天流失超20人,航班延误率飙升到35%。 民众对国会的支持率跌到15%,两党为了2026年大选的议题吵得不可开交,政客们忙着内斗,哪有心思搞什么“围攻”? 更别提美国债务已经突破37.6万亿美元,光利息一年就要付近1万亿美元,美联储连降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经济崩盘。 欧洲的日子更难熬,欧元区经济停滞五个季度,通胀率还维持在5.2%的高位,老百姓怨声载道。 欧盟对中国的依赖根本藏不住,97%的太阳能板、43.8%的电动汽车电池都从中国进口,德国汽车行业30%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 就说荷兰阿斯麦,美国逼着它限制DUV光刻机出口,可2025年Q3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占其营收的42%,最后只能偷偷绕开出口披露,继续做生意。 连美国自己的企业都在“拆台”,2025年9月美国商务部试图限制美光、德州仪器向中国出口先进存储芯片。 结果美光在华营收占比达28%,真断供就得裁员上万,最后只能申请“特殊用途豁免”,变相继续供货,这哪是围攻,分明是自己打自己脸。 其实啊,比起真刀真枪的战争,那些藏在发展路上的连环暗坑才更要命。 科技领域的围堵看着凶,美国从2019年制裁华为,到2025年想禁AI芯片对华出口,可中国占全球芯片采购量的63%,美国企业根本不敢真断供。 英伟达专门搞了A800、H800、H20这些阉割版芯片,订单排到半年后,反而倒逼中国加速自研。 2025年中芯国际本土浸没DUV良率冲到92%,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量产,全年芯片领域投资超3000亿,工信部还要求2027年前央国企信息系统100%国产化,这围堵反倒成了“催化剂”。 金融领域的坑更隐蔽,总有人炒作要把中国踢出SWIFT,可SWIFT董事会25个席位欧洲占17个,德国、法国企业绝不会为了美国牺牲中国市场。 中国早有准备,2015年布局的CIPS系统,2025年新增了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沙特阿拉伯银行等直接参与者,交易总额超675万亿元,境外“熊猫债”发行规模突破5000亿元。 真要是踢出去,美国超市里的中国制造成本得涨20%-30%,美国农民的大豆、波音的飞机都卖不出去,最后坑的还是自己。 资源领域的博弈更有意思,2025年10月中国对稀土核心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连境外产品中中国稀土成分超0.1%都要申报。 中国控制全球8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是唯一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国家,欧盟九成稀土磁体依赖中国,短期内根本建不起替代供应链。 美西方想搞“资源脱钩”,可稀土提纯的技术壁垒没个十年八年破不了,最后只能乖乖妥协。 还有舆论领域的软刀子,美欧总炒作中国“资源胁迫”“科技霸权”,可越来越多国家看清真相,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反而更快,全球美元储备占比已从59%降到54%。 说到底,美西方的“围攻”就是自欺欺人,联盟内部各怀鬼胎,自家烂摊子都收拾不过来。 但那些科技、金融、资源、舆论领域的连环坑,虽然绊不倒中国,却会消耗精力、延缓发展速度,这才是比战争更值得警惕的真风险。 中国的应对从来不是被动防守,而是主动破局,用自研突破、供应链升级、金融自主,把别人挖的坑变成自己的护城河。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