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好心提醒,近期不要去日本旅游,结果想到有一大波人急眼了,说自己就要去。这种情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17 14:39:45

国家好心提醒,近期不要去日本旅游,结果想到有一大波人急眼了,说自己就要去。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那些藏在身边的亲日分子,这些人平时伪装得比变色龙还像普通人,可能在朋友圈晒着国产美食,聊起综艺比谁都热闹,可一碰到涉日的关键问题,立马就暴露了本性。 他们嘴里的 “日本安全论” 根本经不起推敲,日本《读卖新闻》自己都报道,今年大阪外国游客盗窃案同比涨了 37%,比柬埔寨热门景区案发率还高。 2025 年 4 月中国驻日使馆更是专门发过提醒,说日本多地发生无差别杀人事件,爱知县、东京都还有针对年轻女性的凶杀案,连栃木县、广岛县都爆发了诺如病毒食物中毒事件,个别患者还丢了性命。 可这些亲日分子眼里根本看不见这些,一门心思捧着日本,仿佛那里是没有风险的世外桃源,有在日留学生说在京都购物用中文交流都遭白眼怠慢,他们却能视而不见,反倒把国家的安全提醒说成 “小题大做”。 赶上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这种在安全和历史问题上拎不清的态度,说白了就是被长期洗脑,把对日本的迷恋凌驾在了自身安全和民族情感之上,平时藏得深,一碰到相关话题就按捺不住冒出来刷存在感。 至于另一拨,就是拿了钱办事的水军,这波人的痕迹其实挺好认的 —— 一堆账号在同一时间冒出来,话术都不带重样的,统一喊着 “别被煽动”“日本很安全”,可对袭击案侦破难、核污染水含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这些关键问题绝口不提,活像照着同一个稿子念出来的,连点个人真实体验都没有。 这可不是瞎猜,2025 年 1 月烟台网警就破获过类似的案子,打掉一个专门造谣引流的水军团伙,抓了 32 个人,收缴了 8000 多部作案手机,这帮人控制着 5000 多个账号,不光在旅游话题里带节奏,还靠 AI 换脸、群控软件刷量牟利,涉案资金高达 2000 多万。 上海金山警方去年也抓过一伙,他们受雇于文化公司,用编造的 “真实人设” 账号发虚假好评,把游客的投诉质疑稀释掉,这种操作在旅游领域早就成了产业链。 为啥有人愿意花钱雇水军?看看数据就懂了,日本旅游业早就被中国游客 “喂熟了”,2019 年中国游客占访日外国游客总量近 30%,消费额达 1.77 万亿日元,占比 36.8%,2025 年上半年中国赴日游客就有 471 万多,消费额眼看要突破 1.8 万亿日元,直接间接给日本创造了约 60 万个就业岗位。 国家提醒一出,旅游平台 “日本退订” 相关咨询量环比涨了 300%,12 月团队游取消率达 15%,东京银座某五星级酒店原本 40% 的中国游客订单,一天就退了 10 多笔,那些靠中国游客吃饭的免税店、餐厅、景区运营方怎么可能坐得住。 山西去年还破过一个涉案 1000 多万的水军案,151 家店铺、175 万多单业务,从投手到中介再到平台,分工比正规公司还明确,不难想象,日本旅游相关的利益方大概率也动了同样的心思,花钱雇水军搅浑舆论,想让大家怀疑官方提醒,保住即将到手的旺季收入。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水军的套路都不带升级的,要么拿 “中日民间交流” 当挡箭牌,回避日本政客的挑衅;要么晒一张模糊的机票截图说 “我在日本很安全”,无视核污染水排海后中国全面禁止日本 10 个都县水产品进口的事实。 他们跟 2024 年山东莱州被抓的那伙水军一个路数,都是靠虚假身份操作,回避核心问题,只靠情绪煽动带节奏,毕竟拿了钱就得办事,哪怕文案抄来抄去,错字连篇也得硬发。 这两拨人凑在一起,就把评论区搅成了一锅粥,亲日分子带着真情实感瞎嚷嚷,水军拿着钱机械地刷话术,乍一看好像反对的人不少,可只要扒开案例和数据,就能看清背后的门道 —— 真以为大家看不出那些账号注册时间短、无头像、发言同质化? 真以为日本的抢劫案、核污染风险是能靠几句 “安全” 就抹掉的?说白了,不过是伪装者的暴露和逐利者的表演罢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