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网友说现在全欧洲最后悔的就是德国了?2025年9月,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公开表示,匈牙利跟中国的合作,已经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与中国合作发展态势良好。 2025年9月,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在北京见王毅的时候,说的一段话在欧洲炸了锅。他直言不讳,匈牙利跟中国合作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双方发展势头好得很。 这话一出来,不少网友就感慨,现在全欧洲最悔的恐怕就是德国了。这话听着有点绝对,可要是捋清楚德匈两国跟中国合作的差别,你就知道这话不是没道理。 咱先说说匈牙利到底拿到了啥好处,能让外长这么有底气。最为直观的例证当属匈塞铁路。该项目系中国与匈牙利、塞尔维亚携手合作的成果,截至2024年年末,部分路段已顺利实现通车。 以前匈牙利的货物要运到南欧,得绕好几个国家,路上得花四五天。现在走匈塞铁路,两天就能到,运费还降了三成。当地的物流企业笑开了花,中小企业接的外贸订单都多了不少。 不光是基建,中资还帮匈牙利解决了就业大问题。2023年中国一家电池企业在匈牙利建了工厂,直接招了五千多当地人,连带着周边的餐饮、运输行业都火了。 西雅尔多在会见时特意提了这事,说中国合作不是画大饼,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匈牙利的经济数据也能证明,2025年上半年,匈牙利外贸出口增长了8%,其中跟中国的贸易就占了三成多。 再看德国,情况就有点尴尬了。以前德国是欧洲跟中国合作最紧密的国家,汽车、机械这些宝贝疙瘩,在中国卖得风生水起。可这两年德国跟着搞些限制,不少合作项目都黄了。 就说汽车行业,2024年德国汽车在中国的销量跌了15%,奔驰、宝马的4S店都在打折促销,反观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销量涨得飞快。 更让德国企业头疼的是供应链问题。德国很多中小企业靠给中国企业供货过日子,搞限制之后,订单说没就没。 有个做汽车零部件的德国老板接受采访时说,以前中国订单能占公司营收的四成,现在连一成不到,工厂都裁了不少人。这可不是个例,德国工商界去年做的调查,有六成企业说因为对华政策,生意受到了影响。 有人可能会问,都是欧洲国家,咋差距这么大?关键就在态度上。匈牙利从来不管别人怎么说,一门心思搞合作。 2024年欧盟想通过一个对华强硬的法案,匈牙利直接投了反对票,说这法案会损害欧洲企业利益。德国则不然,随声附和喊口号时颇为积极,然而到头来,自身企业却沦为“牺牲品”,承受着诸多不利,平白吃亏。 这里面还有个关键背景,匈牙利跟中国的合作是全方位的,不光是做生意。西雅尔多会见时还说,匈方特别认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愿意一起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这种战略层面的互信,让双方合作特别稳。德国呢,一会儿想合作赚钱,一会儿又跟着搞对抗,中国企业也不敢放心加大投入,合作自然就淡了。 咱举个具体例子,匈塞铁路项目,德国企业一开始也想参与,可因为德国政府的态度,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被中国企业和匈牙利本土企业联手拿下了。等看到项目带来的好处,德国企业再想掺和,早就没位置了。 你们觉得要是德国早点学匈牙利,踏实搞合作,现在会是这光景吗?换作是你,手里有个好生意伙伴,是会好好合作共赢,还是听别人撺掇着闹矛盾?我看不少网友说得在理,做生意就得务实,光讲政治口号填不饱肚子。 其实欧洲内部早就不是一条心了。除匈牙利外,希腊、葡萄牙等国亦与中国保持着颇为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携手共进,在诸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成果可圈可点。 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就是中国帮忙改造的,现在成了地中海最忙的港口之一,带动当地经济涨了不少。德国要是再不清醒,恐怕会被更多欧洲国家甩在后面。 德国企业也不是没喊过话,去年有一百多家德国大企业联名给政府写信,要求放宽对华限制,可政府就是没松口。 反观匈牙利,企业有啥需求,政府马上就对接,这种效率让合作顺风顺水。说白了,国家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是靠站队喊口号。 当下,欧洲诸多国家暗自效仿匈牙利,在不事张扬中与中国企业展开接触,于悄无声息间探寻合作的可能,试图在经贸领域觅得新的发展契机。 德国要是再执迷不悟,错过的可就不只是订单了,还有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机遇。毕竟,现在的世界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合作共赢才是真本事,搞对抗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跟人与人打交道没啥区别,真诚换真诚,务实换实惠。匈牙利的例子摆在这里,德国到底该咋选,其实答案早就明了。期望更多国家能洞察时势,切莫在错失机遇后,空留追悔,于无尽怅惘中嗟叹往昔,应及时顺势而为,勿留遗憾。 信息来源: 央广网——2025-10-29匈牙利外长:未来的欧洲安全架构必须将俄罗斯纳入其中 外交部——2025-09-03王毅会见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