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缺少310球员是事实,但这能等同于球队不属于上海? 网络上一直存在争议,部分

爱上小老弟 2025-11-17 11:07:59

申花缺少310球员是事实,但这能等同于球队不属于上海? 网络上一直存在争议,部分球迷指出申花几乎没有上海籍球员,早已不属于上海。 客观讲,这样的观点多少有些无理取闹。 从没听说得用球员的籍贯去衡量球队的属于哪个地方的标准,好有意思。 还有用缺少上海球员的说辞去割裂申花历史的说辞,更让人无语。 说起来,从99年开始沪籍球员就开始不断流失。 朱琪是首个离开上海的球员,随后是刘军等球员。 随着94一代退役,情况更加明显。 说白了,缺少上海球员只能说是职业化发展的选择,跟球队毫无关系。 目前除了艾迪,确实再无纯正的上海球籍员。 朱辰杰出生于苏州,在上海长大,勉强算半个,全队也就这样了。 于是便有人用这点做文章,搞笑哇? 如今又不是专业足球时代,球员流动非常正常,某种意义上说,外来球员多不就是海纳百川的体现? 放眼整个中超不都如此,甚至在世界足坛也属于正常操作。 其实在这方面中超还算好,五大联赛多国部队情况更严重。 至于上海球员为何越来越少,问题根源早已不再局限于足球领域。 在职业化前,上海球员并不少,83年拿过全运会足球金牌。 虽说后来没拿过联赛冠军,但始终是中国足坛一支劲旅。 94年甲A开启,申花除了外援,基本是沪籍球员,但当时有当时的特点。 一来是抽调了体校好苗子,二来球员流动还属于个别现象。 所有甲A球队基本都是本土子弟兵。 说白了,体制发生变化,但球队建设仍在延续专业时代。 可以说是两种体制过渡时的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只能代表特殊时期,无法代表职业化后的普遍情况。 所以将申花扣上没有310这顶帽子,是不是有些奇怪? 这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上海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家长让孩子走足球这条路的概率低,足球人口是不足的。 其实专业时代上海的足球氛围非常好,业余球队很多,踢球的孩子也多。 但从90年代开始,这种氛围就缺失了。 一方面城市开发让孩子撒欢的地方少了,另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让选择面多了。 足球这项目前期投入不小还未必成才,家长第一选择肯定是考大学。 这些都是现实问题,阻碍上海孩子踢球。 徐根宝崇明一期的年龄段在89-91年,那时还有不少上海苗子。 但后来越来越少,自然成才更少。 说来说去,上海因经济发达、大学多,相对其他地区更缺足球土壤。 很多家长甚至认为踢球是不务正业,这就让上海球队很尴尬了。 再加上中超球队对梯队建设一直不算特别重视,几重打击下造成如今这局面。 申花缺少沪籍球员是事实,而且还会长期存在下去。 但这并不代表申花不是上海球队了,两者没有直接关联。 说这话的人根本不明白什么是职业化。 作为球迷,其实谁不想看到申花拥有大批沪籍球员呢? 但我们得尊重现实,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问题。 所以没必要说这种话,想回到94年,只能在梦里实现了。

0 阅读:195

评论列表

十分干净的03摘星队

十分干净的03摘星队

5
2025-11-17 19:41

虹口滚地龙缺的不仅仅是上海籍队员,缺的是上海,乃至江南地区人应有的高贵气质,它们的腔调更像是支关东阿满的队,虹口滚地龙不是强队,是一支充满戾气,晦气,霉气的郑致毒瘤球队,再看看蓝魔邪教,便知其本质,虹口滚地龙队,一支魔妖荟聚的球队,一支03年被摘星的球队,一支干净的球队。

和平使者

和平使者

2
2025-11-17 17:14

那么,为什么网上可以看到不少蓝血人一直坚持说红队没有球迷,更没有310球迷呢?

wj828310

wj828310

2
2025-11-17 21:56

属于上海的申花,老早西特了。郁知非后的申花,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大曾

大曾

2
2025-11-17 16:42

应该反问一句,为什么310球员都想去海港,而不想去“底蕴深厚、年年是冠军”的申花队?

用户10xxx18

用户10xxx18

1
2025-11-17 23:58

朱琪是南通人

爱上小老弟

爱上小老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