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方面宣布:中国在2025年11月11日向菲律宾提供约1.41亿比索的援助,其中包括约1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网友:喂不熟的狼,为什么还要救助菲律宾! 大家有这想法太正常了,毕竟中国对菲律宾的好,早不是一次两次的临时起意,而是十几年如一日的掏心掏肺,可换来的回应里,总掺着些让人膈应的算计。 就说2025年11月这1.41亿比索援助,折合成人民币不到1700万,看着不多,但细算下来全是民生急需的真金白银——100万美元现金能直接补灾区缺口,10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里光是帐篷、净水设备就占了大半。 可谁忘了就在几个月前,台风“海鸥”刚卷过菲律宾时,中国还在评估援助方案,菲方就已经忙着把中国早年援助的钢材往中业岛运,用来加固军事设施了。 往前数,2013年“海燕”台风把菲律宾莱特岛刮成一片废墟,几千人埋在瓦砾里,通讯全断的时候,中国是第一个把援助送上门的。24小时内凑齐200万美元现金和1万吨大米,要知道那时候国际粮价正涨,1万吨大米够灾区几十万人吃一个月。 最实在的是“和平方舟”医院船,直接开到塔克洛班港停了半个月,船上的医生每天做几十台手术,从断肢再植到急腹症抢救样样都来,光是登记在册的救治人数就超过两千人。 这待遇连美国的“仪式性援助”都比不了——当时美军送来的矿泉水和压缩饼干,根本解不了灾区缺抗生素、缺发电机的燃眉之急。 到了2021年,先是新冠疫情扑得菲律宾措手不及,医疗系统濒临崩溃,中国二话不说调了60万剂科兴疫苗,用运-20专机送过去,杜特尔特带着一群军政要员亲自去机场接,说这是“菲中友谊的里程碑”。 结果下半年“雷伊”台风又来捣乱,中国立马补了400万美元的物资,帐篷堆得像小山,连灾后重建用的工程机械都备齐了。 可就在同一年,菲律宾一边拿着中国的疫苗给民众接种,一边把省下来的防疫预算挪去买美国的二手巡逻艇,转头就开去南海挑事。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基建上的操作。2021年中国企业和菲律宾签了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9.4亿美元的投资几乎全是中方融资,这条71公里的铁路能把苏比克湾港口和克拉克机场连起来,光货运就能给菲律宾每年省几亿物流成本,算是菲“大建特建”计划里的旗舰项目。 结果小马科斯一上台,菲律宾突然取消贷款申请,等中国无奈退出后,转头就找美国和日本要资金,把这条本该惠民的铁路变成了拉拢域外势力的筹码,6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说换主就换主,半点不念当初中方帮他们做前期勘探的情分。 菲律宾的算盘打得隔着南海都能听见响:中国的援助要接,因为能省出真金白银搞民生,腾出来的钱正好买美国武器;美国的大腿要抱,因为能借着军事同盟给中国施压,好在南海多占点便宜。 2024年这波操作最明显,2月到4月短短两个月里,菲律宾渔业局的船三次非法闯黄岩岛,3月还派船故意冲撞中国海警艇,甚至往仁爱礁“坐滩”的破军舰上送建筑材料想加固。 可就在同个4月,美菲搞“萨拉克尼布-24”军演,美国把能打上千公里的“堤丰”导弹系统都部署到了吕宋岛,菲律宾军方还高调宣布要建“海上民兵”,转头就忘了前一年中国刚给他们送过救灾的工程机械。 而讽刺的是援助和军事投入的对比,这些年中国给菲律宾的援助加起来早超过3亿美元,光疫情期间就捐了疫苗、口罩、呼吸机三大类物资,中资企业还帮他们建了口罩厂。 可菲律宾2024年的国防预算里,光采购美国武器就花了12亿美元,比前一年涨了近三成,买的全是适合南海冲突的巡逻艇和防空导弹。 一边拿着中国的大米喂饱民众,一边用美国的导弹瞄准邻国,这种“两头通吃”的套路玩得熟练,却忘了国际援助从来不是无条件的施舍。 2025年这次援助公布前,台风“海鸥”刚让菲律宾百余人遇难、190万人被困,国际社会里只有美国给了100万美元,这点钱连修座临时桥梁都不够。 中国还是按老规矩备齐了现金和物资,甚至让地方省份通过友省渠道追加援助,可菲律宾媒体提都不提这些,反而大篇幅报道美菲即将举行的联合军演。 这种反差就像你天天给邻居送吃的,邻居转头就把你家篱笆拆了,还喊外人来家门口摆桌子,换谁都会觉得“喂不熟”。 说到底,中国的援助从来是看在菲律宾普通民众的份上,是人道主义的基本盘,可菲律宾当局却把这份善意当成了可以反复透支的信用卡。 一边靠中国的物资填民生窟窿,一边靠美国的军事支持在南海碰瓷,以为能左右逢源,其实早把自己的信用度败光了。 就像苏比克-克拉克铁路,中国退出后美日只给承诺不给真金白银,最后耽误的还是菲律宾自己的发展。 南海挑事闹得凶,可渔民的渔获没多一斤,反而因为局势紧张丢了不少合作订单。 这哪是捡芝麻丢西瓜,分明是捧着金饭碗去要饭,最后还嫌碗不够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