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曾宣称,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机绕台和军演的话,他就要停掉双城论坛。 这话放出来时,岛内舆论炸了锅,有人赞他“硬气”,也有人冷笑:“敢说,真敢做吗?” 双城论坛作为台北与上海间的固定平台,自2010年启动,已举办15届,累计签署45项合作备忘录。这些协议覆盖交通、环保、医疗等领域,直接惠及两岸民众。譬如虹桥至松山直飞航线开通后,商务和探亲往来大幅简化,台北市民能更快往返大陆城市。环保合作中,台北借鉴上海垃圾分类机制,在社区推广智能回收系统,居民参与度提升明显。医疗领域则推动智慧诊疗共享,台北医院引入大陆技术,优化远程会诊流程。这些务实举措,让论坛从单纯的政治场合,逐步转为民生桥梁。尽管台海局势紧张,但论坛的连续性,反映出岛内对实际利益的重视。 蒋万安在2022年台北市长选举中,将两岸议题作为重要筹码。他明确提出三项前提:大陆不再扰台、对台湾释放善意、双方地位对等,方可续办双城论坛。其中,军机绕台被视为核心红线。那年6月,大陆军机单日达32架次,形成包围态势,蒋万安借此表态,意在凸显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强硬面貌。这番承诺出自议会专题会议,迅速成为媒体焦点,也为他的竞选注入话题热度。国民党内部视此为巩固基本盘的策略,蓝营支持者认为,这能平衡民意压力与交流需求。 声明一出,岛内舆论迅速发酵。蓝营阵营大力宣传,视其为“硬气”表现,网络上相关标签阅读量破亿,许多台北市民转发支持帖,强调市长需有底线。绿营则发起猛烈抨击,指责这是选战空谈,民进党发言人多次公开点名,称蒋万安违背承诺。社群平台上,辩论帖层出不穷,一方列举军机数据,另一方则贴出论坛益处清单。台北议会随之成为战场,绿营议员提案删减预算,蓝白联盟则联手捍卫。整个事件暴露了岛内政治生态的分裂,国民党试图借机重塑形象,民进党则借势强化“抗中保台”叙事。 尽管承诺明确,蒋万安上任后并未立即执行停办。2023年8月,他率团赴上海出席第12届论坛,当天大陆军机扰台规模达30架次以上。论坛如期签署智慧医疗和小熊猫保育协议,蒋万安强调“两岸越紧张,越需交流”。此举引发绿营反弹,他们拖延上海代表入台手续,并以“矮化台湾”为由施压。国民党回应称,城市层面的务实合作不涉主权,能缓解民生痛点。民调显示,72.1%的台北市民支持续办,64.8%认为紧张期更需对话,这数据成为蒋万安的底气。论坛的坚持,也让国民党两岸牌子得以延续,避免了党内分裂。 2024年,局势未见缓和,大陆军机全年扰台架次超过2000,单月高峰期屡破百。民进党加码攻击,12月公开指蒋万安“跳票”,要求他履行选举承诺。台北市议会预算审议会上,绿营提案停办遭蓝营否决,蒋万安重申三前提,但强调当前环境需灵活应对。上海方面则主动邀请,推动居民赴台旅游议题,预计能为台北服务业注入数十亿新台币。蒋万安的策略被批为“佛系”,一边谈对话,一边提军机停飞条件,邱毅等国民党元老直言这是文字游戏。岛内分析认为,这反映出蒋在蓝绿夹击下的两难:停办伤及民生,续办则被扣“亲中”帽子。 进入2025年,双城论坛第15届在上海举行,蒋万安缺席但派员出席,签署养老社区和绿色交通协议。绿营议员赵怡翔等继续提案删预算,指责蒋万安未兑现承诺。国民党反击称,论坛已成两岸民间交流常态,停办将损台北国际形象。最新民调显示,支持率仍超七成,市民更在意实际获益,如大陆游客带动西门町消费回暖,一桌陆客养活三名工读生。蒋万安的处理方式,凸显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务实转向:避开主权争端,聚焦城市互利。这也暴露了岛内政治的深层矛盾,民进党推“抗中”路线,国民党则求平衡,民众声音渐成关键变量。

地主f1965
想清楚,台湾回归后,国名党民进党全部歇菜
白馬
正中嘅黄鼠狼后代一代不如一代!
AAA王毅
他真他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