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亚文主任,就是那个坚持“年轻化”、把朱婷2号球衣撤掉的人,居然偷偷跑来看河南女排比赛了! 其实,让朱婷站出来用表现说话,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长期穿着2号球衣征战世界、获得无数荣誉的她,前不久却被通知球衣号要让给年轻的庄宇珊这件事,当时就引起一阵风波。 有人说这是给新人机会,也有人疑惑,曾为球队拼尽全力的人,为什么说换号就换号,感觉好像把过去的成绩都一笔勾销一样。 这些年的国家队选人思路变了,排协一门心思推“年轻化”,但现实是,朱婷在全运会和意甲联赛依旧能稳稳拿分、扛住关键球。 而让新人穿上主力号码的现实却是,大赛场上迟迟打不开局面,频频陷入被动。世锦赛上的落败,让不少人为这波“换血”感到不安。 朱婷身背高价合同奔波海外,袁心玥在异国也被合同限制着进退,两人回归国家队的难度并没得到充分考虑。 另一边,有经验的主力相继让位,名单上出现越来越多新名字,但比赛结果却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朱婷的表现撑起了河南队,也让一旁的观众席变得微妙。有球迷调侃说,关键时刻想到老将,平日却用“年轻化”为理由请功臣让位,这种做法让人看得明白。 一个号码背后,其实装着球员的荣誉与承载,在大赛输球以后,这种“动态调整”让不少人觉得味道不对。 不少人觉得,没什么能比赛场表现更能说明问题。朱婷还是那个能在逆境里请求给球的球员,拦在网前的对手再高,她要得分还是有办法,教练组在场边看得清楚。反观被寄予厚望的新人,比赛经验、临场能力还得慢慢成长,更别提关键球时刻的担当。 球迷和媒体的讨论始终没有停过,从球衣号码到球队表现,大家看得都很细。一方面,管理层希望球队换代,另一方面,成绩压力和球迷期待让矛盾越来越明显。 类似朱婷这样的核心球员,到底应不应该被放在关键位置,这个问题现在看还没有答案。只不过,站在成绩和荣誉的角度说,朱婷代表着一种稳定和希望。 国家队“年轻化”政策能不能真正推动大家进步,现在还需要时间验证。但比赛场上,不少人已经用脚投票,对能带来胜利的老将依旧充满信任。未来的比赛少不了新人的尝试,但功勋老将的价值,也很难被轻易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