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瑞士一飞机工程师包养了一名16岁的女孩,因花费太大无力支撑,正好一人送来20万美金,让帮忙办一件事。 1968年夏天,瑞士苏黎世,一家不起眼的仓库里,一堆标着“绝密”的纸箱被人偷偷搬走。那一刻,距离一个国家拥有独立空军的梦想,只差一层纸的厚度。 而让这一切发生的,是一个快要破产的中年男人。 阿尔弗雷德·弗劳恩克内希特,瑞士人,工程师,苏尔泽兄弟公司技术主管。 他的生活原本平淡稳定,直到他遇见了一个少女——16岁,漂亮,爱花钱,也很会花钱。 他开始瞒着家人包养她。起初还能靠工资撑着,但很快就扛不住了。少女的裙子、香水、首饰,还有她住的那套公寓,每一样都要花钱。 他开始变卖工具,借钱,被债追得喘不过气。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自称“贸易顾问”的女人找上门来。她不直接提钱,一开口就是:“你是不是对以色列的处境很同情?” 这句话打在他心里最软的地方。他确实同情犹太人。 战争刚结束,以色列刚打完一场几乎不可能赢的仗——六日战争。他一直觉得,那个国家能活下来,是奇迹。 但他没想到,这个“奇迹”后面,需要他去“帮个小忙”。 “我们只需要一份资料。”那女人说,“不难,200公斤的纸而已。” 她没有说那是幻影III战斗机的全套图纸,也没说,以色列的军火生命线,就系在这批图纸上。 1967年,以色列靠法国买来的战斗机赢了六日战争。 可战争一打完,法国转头就把军火禁运甩了过来,连已经订好的50架幻影III也不给了。 阿拉伯国家则从苏联拿到了最新款的米格-21,以色列一下被卡了脖子。 摩萨德急了,跟瑞士官方谈,想合法获取图纸。被拒。于是只能绕开“官方”,找个“懂行的自己人”。 那个人,就是阿尔弗雷德。 他是技术主管,手里有权限,也有机会。他知道图纸在哪,知道怎么调动,也知道能不能复制。 他答应得不算快,但最后还是点了头。20万美元现金,外加一个“替你安排后路”的承诺。那一刻,他相信自己是在“帮朋友”。 行动开始。他向公司提议,把纸质档案全部转成胶片,说这样既省空间,又保安全。公司批准了。 从1968年10月开始,每周四,他安排图纸转运,说是去销毁。其实,真图纸被他掉包,箱子里塞的是过期文件和废纸。 他租了一间仓库,图纸藏在那。他的表弟是卡车司机,负责运输,避开检查。一箱一箱地运,20箱,加起来足足2吨。 然后,图纸越过德国边境,到了意大利港口,有时藏在货轮上,有时藏在小型飞机里,最终送到以色列。 这事连续搞了一年。摩萨德的人来过几次,确认进度,付钱,偶尔还“留宿”一下。 可问题来了,最后一次搬运时,他犯了一个错。 他太急了,特工也太慌,仓库里居然多留了一箱真图纸。邻居觉得可疑报了警,警察来查,打开一看,“绝密”字样清清楚楚。 很快他就被抓了。 事情闹大了。瑞士政府一边抓人,一边装没看见图纸去哪了。以色列那边,全程沉默。 1971年,法院宣判:泄露军事机密,判4年半。他在法庭上说:“我没为了钱,我只是想帮以色列。”可证据摆在那,20万美元,不是小数目。 他坐了一年多牢就被放了。瑞士怕闹大,处理得很低调。 但他的生活彻底毁了。出狱后没人敢雇他,家人不理,朋友疏远。以色列也没有兑现“安排后路”的承诺。 他晚年接受采访时说:“犹太人太奸诈了。”那时候他已经看明白,自己就是颗棋子。 1975年,他被“象征性地”邀请去看幼狮战斗机首飞仪式。 这种战机,就是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用他偷来的幻影III图纸逆向改装的。性能几乎一样,成本却低了一半。 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幼狮战机首次上阵,直接改变了空军格局。以色列靠它稳住了制空权,从此摆脱对西方战机的依赖。 而他,只是站在人堆里,连名字都没被提起。 他确实帮了以色列,但没人感谢他。他确实拿了钱,也确实坐了牢。 到最后,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罪人,只是一个走错一步棋的普通人。 这事后来被摩萨德当作经典案例来讲。手法干净,结果漂亮。瑞士则加强了军工保密措施,至今还在提那次“失误”。 可没人再提起那个因为一个16岁女孩而改变命运的工程师。 他的人生,从不是因为图纸而崩塌的,是因为他觉得“这只是个小忙”。 可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小忙”这种事。 尤其是在战争、金钱和政治的交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