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元的橡皮擦得更干净?张磊的吐槽,戳中了无数人的消费焦虑 当“教导主任专业户”张磊举着那块跟脸差不多大的橡皮,对着镜头调侃“这能从小学用到传代”时,全网都炸了——上海LOFT门店里,这款24厘米×14.5厘米×4.5厘米的SEED喜得橡皮,标价1999元,客服给出的理由很直白:PVC材质,擦拭更干净,而且是最大号,适合收藏 。 这话听着熟悉又荒谬。谁小时候没用过几块钱的橡皮?擦得干净与否,从来不是靠价格堆出来的。网友的调侃一针见血:“这哪是擦错题,是擦我人生的污点吧”“普通PVC橡皮几十块顶天,这是给橡皮擦镶了金边?”更让人咋舌的是,店里还有1105元的笔记本、2232元的72支装马克笔,张磊那句“这不是马克笔,是金条”,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其实这早已不是个例。如今的文具市场,“刺客”遍地走:20元一支的洞洞铅笔、55元的IP联名中性笔、80元的无标签自动铅笔,家长们结账时总免不了被“当头一棍” 。这些高价文具,真的胜在实用吗?显然不是。就像这款1999元的橡皮,客服都坦言“日常使用建议买正常尺寸”,说白了,它卖的不是擦拭功能,是猎奇感、收藏价值,更是抓住了部分人的攀比心理。 消费升级不是“价格升级”,实用才是文具的本质。我们不反对为设计、品质买单,但不能接受用“材质更好”当幌子收割智商税。一块橡皮的核心使命,是擦掉错误;一支笔的价值,是助力书写。当文具抛开实用属性,沦为炫耀的道具,就偏离了初衷。 张磊的吐槽之所以引发共鸣,是因为它戳中了大家对“浮夸消费”的反感。生活里,我们见过太多类似的“天价商品”,看似高端,实则华而不实。真正的消费智慧,是看清物品的核心价值,不被噱头绑架,不盲目跟风攀比。 1999元的橡皮擦得掉纸上的错,却擦不掉消费主义的浮夸。你有没有遇到过“文具刺客”?对于这种天价收藏级文具,你觉得是创意还是智商税?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