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正式宣布   一夜之间,菲律宾又上了全球头条,不是因为外交风波,也不是因为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5 12:02:52

菲律宾正式宣布   一夜之间,菲律宾又上了全球头条,不是因为外交风波,也不是因为经济奇迹,而是因为一场接一场的“麻烦”。 菲律宾这接连的台风闹剧,前脚台风“海鸥”刚把200万人的家搅得稀碎,留下232具尸体和112个失踪的人员,后脚风速高达230公里/小时的“凤凰”就带着3米高的风暴潮杀过来,一下子把235万人卷进灾荒里,106万人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全国59个省份的道路、供电、港口像被掰断的筷子一样全垮了,219条道路堵得严严实实,143个海港干脆停摆,老百姓要么困在淹到教堂门槛的洪水里,要么挤在临时避难所里等着不知道啥时候能到的救援物资。 这哪是台风过境,分明是给菲律宾的基础设施来了场公开处刑。就说首都马尼拉那排水系统,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古董,管道堵得跟塞满油污的油烟机似的,亚投行早在2019年就砸钱要修,计划更新36个水泵站、新建20个,结果折腾好几年,台风一来照样128处洪水冒头,街道变成游泳池,汽车像浮在水面的玩具。 供电系统更是脆弱得离谱,“凤凰”扫过之后,大片区域陷入黑暗,连马尼拉这样的核心城市都没能幸免,对比2022年吕宋岛地震后48个城镇很快恢复供电的效率,台风天的电力抢修简直像是在磨洋工。 还有房屋4143所被损毁,796所直接塌平,虽说菲律宾早有建筑防震标准,但到了台风眼里根本不够看,尤其是贫民窟的棚屋,风一吹就散,倒是暴露了标准只挂在墙上的真相。 藏在这些烂摊子背后的,是比台风更伤人的体制漏洞。2025年刚曝光的防洪工程贪腐案简直刷新认知,政府投了5450亿比索搞近万项防洪项目,结果大半是“幽灵工程”——布拉干省一个7700万比索的项目压根没开工。 另一个5500万比索的工程连影子都没有,钱全进了承包商的口袋,有个承包商夫妇光是豪车就买了28辆,还控制着9家公司互相竞标骗经费。 最离谱的是官员的操作,宿务地区刚遭“海鸥”重创,7位市长居然跑去欧洲私人访问,把百万灾民抛在脑后。 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灾后重建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骗钱,去年的坑没填,今年的雨又来,自然是塌了修、修了塌的死循环。 预警系统的拉胯则让这场灾难雪上加霜。2013年台风“海燕”杀过来时,6300多人丧命,明明提前两天就发了风暴潮预警,可老百姓要么没收到消息,要么没当回事。 后来花大力气搞了PhilAWARE预警系统,2021年“雷伊”台风时还成功疏散40多万人,本以为能翻身,结果2025年两场台风还是掉了链子。 问题出在执行上,城市里能通过电视、手机收到预警,偏远农村却连广播信号都没有;马尼拉的居民能提前囤水囤粮,比科尔大区的人直到海浪拍进家门才知道要逃。 联合国早就说要让每个人5年内都能收到预警,可菲律宾连基本的信号覆盖都没搞定,预警系统再好也成了摆设。 城乡之间的鸿沟更是被台风撕得明明白白。马尼拉好歹还有亚投行帮着修防洪设施,有军队调动救生艇救援,可棉兰老岛的居民只能自己扛着行李往高地跑,比科尔大区的机场停摆后,救援物资堵在路上整整三天,城里的人喝着瓶装水,农村的人只能喝浑浊的洪水。 这种差距不是一天两天攒下的,城市规划全围着中心区转,郊区的排水渠常年没人管,农村的道路连推土机都开不进去,台风一来,城里是“麻烦”,乡下就是“灭顶之灾”。 这还只是开始,世界气象组织早就警告,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只会越来越多,而菲律宾本来就是全球气候风险最高的国家之一。 可看看他们的应对,马科斯宣布了全国灾难状态,却没拿出哪怕一份像样的长期规划;贪腐案抓了几个官员,可没从根上改审批流程;灾后重建只修了被冲垮的路,没想着把排水系统彻底换一遍。 那些被冲走的房屋、断掉的供电、逝去的生命,本应该是敲响警钟的锤子,结果倒成了某些人伸手要钱的由头。 这样下去,别说“雷神”“黑豹”来了顶不住,就算是普通台风,也能把这个国家搅得鸡犬不宁,毕竟真正能抗住灾难的从来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管道、靠谱的预警和干净的账本。 信息来源: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114人死亡 127人失踪——央视新闻

0 阅读:68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