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意外了! 徐巧芯为吴石正名,大陆人民的英雄,祭拜无可厚非! 近期,国民党立委郑丽文到台北马场町祭拜吴石的举动,让外界议论不止。吴石这个名字在台湾政治和历史对话中一直处于高度敏感的位置,他生前是国民党高级军官,同时在内战的尾声选择与共产党合作,将重要军事情报传送到大陆,这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走向。 1950年,他在马场町被处决,这段历史,使他在两岸被贴上截然不同的标签。 正因如此,郑丽文的祭拜立刻引起揣测,但徐巧芯站出来澄清并重新诠释吴石的选择。她认为,把吴石简单定性为叛徒是不公平的。 那个年代动荡不安,很多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判断国家未来,吴石选择与共产党合作,是基于他个人的理想和对大局的判断,而不只是政治背弃,徐巧芯的解读,试图让吴石回到更复杂、更真实的历史语境中去看待。 在这个基础上,她又解释郑丽文的祭拜初衷。此事并不是怀念过去的政权,更不是倒退,而是希望借纪念这样一位处在历史夹缝中的人物,来发送一个和解的讯号。 她直指,目前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在不断制造敌意,而国民党这一举动,是在提醒社会,两岸并非只能对抗,还存在深厚的历史联系,通过祭拜,可以在不对抗的前提下,打开对话的可能性。 徐巧芯同时提出更宏大的主张——应该彻底结束延续数十年的“内战状态”,推动两岸进入和平共融的时代,她倡导支持任何能够促进统一的交流与谈判,同时明确反对外部势力插手两岸事务。这样,两岸的未来由中国人自己决定,不再让任何外部力量左右方向。 这些言论很快在网络上引起回响。许多人认为,她的逻辑清晰,不规避历史的敏感性,郑丽文的举动也被看做是一种积极姿态,是打破僵局的尝试。 一些评论支持国民党在当前的环境下保持理性和建设性的立场,并在岛内政治对立中发出不同声音。 徐巧芯与郑丽文的行动,释放出的信号很明确——两岸之间除了冲突,还可以有和解与对话。而敢于直面过去,就是为长远的和平预先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