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坐月子期间收到20000块钱红包,她转手就把红包转给娘家弟弟,夫妻起争执:婚姻里,商量比“做主”更重要 宝妈觉得,这是给自己的钱,自己有权支配;丈夫则认为,红包里有孩子的份,也有婆家亲戚的心意,不该单方面决定。 其实这事没那么复杂,核心不在于钱归谁,而在于婚姻里的“边界感”和“知情权”。这2万红包里,既有娘家亲友的关心,也有婆家亲戚的祝福,多数人随礼时,确实是冲着新生儿和小家庭来的,并非单纯给产妇的“私产”。 就算是专门给产妇补身体的礼金,结婚后婚内所得本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大额支出理应互相告知。 宝妈想补贴娘家弟弟的心情能理解,但忽略伴侣的感受就不妥了。一声不吭把钱转走,不仅会让丈夫觉得不被尊重,还可能让婆家觉得心意被轻视。 这不是抠门,而是婚姻里的基本默契——小家庭的利益需要两人共同维护,重要决定多商量,才能减少矛盾。 很多人结婚后还没转变心态,觉得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可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自由,而是两个人的同心协力。遇事多站在对方角度想想,大额支出主动沟通,既体现了对伴侣的尊重,也能让小家庭更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