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圈子里都在传一句话:日本现在最慌的,其实不是航母下饺子,也不是火箭炮射程,而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2 23:02:22

最近圈子里都在传一句话:日本现在最慌的,其实不是航母下饺子,也不是火箭炮射程,而是中国哪天真的动手,把他们这些年悄悄埋在中国地下的“钉子”一根根拔出来。 如果你以为日本的渗透只是近些年的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早在上个世纪,日本就开始悄悄在中国打“渗透战”。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01年成立的东亚同文书院。 1901年成立的东亚同文书院,表面上挂着研究中国文化的招牌,实则就是个流水线式的间谍工厂,前后培养出的5000多名“学生”,说白了全是带着卷尺和纸笔的情报探子。 这些人搞的“旅行计划”比专业科考队还细致,村庄里水井在哪、河流宽几米、城墙厚几尺都记录在 册,有个学生花274天从北京走到伊犁,写出来的《视察复命书》直接成了日本侵华的战略说明 书,这哪是学术考察,分明是提前画好了进攻地图。 百年前的套路到今天还在沿用,只不过换了身行头。2018年就有两个日本老板栽了跟头,打着开发温泉的幌子在山东、海南搞地质调查,结果被查出电脑和U盘里藏着80份蓬莱、三亚军事设施的机密资料,这俩人作为主犯被起诉,另外4个同伙虽被释放,估计也吓破了胆。 还有2005年日本国土情报技术研究所所长大林成行,装成游客在新疆和田机场附近装GPS偷数据;2010年还有个日本人在新疆塔城搞测绘,598个地理坐标里85个是军事管理区的,真是把“精准渗透”玩到了极致。 2015年以来,光是被逮捕起诉的日本间谍就至少8个,2025年7月还有个日企员工因间谍罪在杭州被判3年6个月,另一人在丹东获刑5年,连“脱北”后入日籍的人都被拉来当棋子,可见这张渗透网有多密。 这些“钉子”藏得越来越深,早就不局限于军事情报。抗战时日本在上海搞经济渗透,靠着特权掌控半数纱锭,1937年占领后更是直接抢走12648亿元法币的资产,用无准备金的军票搜刮民财,4年里让物价涨了5490倍。 现在虽不敢明着抢,但不少日企打着“合作”旗号钻缝隙,只是这两年明显慌了神——在华投资和日侨人数双双下滑,说白了就是怕渗透底细说破,自己变成被拔掉的那颗钉子。 毕竟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当年,以前东亚同文书院的学生能大摇大摆走274天测绘,现在哪怕拿着GPS在边境晃一圈都得被盯上,2016年就有个日本人在温州南麂列岛拍军事设施,刚举相机就被控制,这反应速度可比当年快多了。 有意思的是,连学术圈都成了渗透的幌子。江户时期日本汉学家就靠着注解中国经典摸文化底,现在有些所谓“文化交流”还是老路子,表面谈经论道,实则打探社会动态。 但这招也不好使了,毕竟谁都清楚,那些披着“汉学研究”外衣的考察队,跟当年东亚同文书院的“旅行者”没本质区别,无非是把纸笔换成了更隐蔽的采集设备。 日本之所以慌这些“钉子”被拔,核心是知道自己没了情报优势啥也不是——航母再多、火箭炮射程再远,要是连中国的基本情况都摸不清,就是瞎转悠。 而中国拔这些“钉子”,既是扫干净安全隐患,更是敲醒那些还抱着旧心思的人:百年前的渗透套路早该过时了,现在再想埋钉子,小心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