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一桃杀三士”,让几个国家斗来斗去,然后越南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越南跑遍了全球,发现根本没人搭理他,就很是尴尬。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什么叫“一桃杀三士”?简单来说,就是想看几个国家抢着取悦自己。越南觉得自己这条高铁项目太香了,中国、日本、韩国、法国这些国家肯定得争得头破血流,到时候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不仅能省钱,还能顺手捞到最先进的技术。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让人忍不住笑出声。越南跑遍全球之后发现,根本没人搭理他。各国对越南的“邀请”反应冷淡得可以当场结冰。人家连兴趣都没有,更别提抢着干了。 为啥?因为越南完全高估了自己在高铁这件事上的分量。高铁这东西,不是搭积木,也不是建地铁。那是一个国家综合工业能力、科研水平、资金调度、施工能力乃至运营管理全套体系的体现。 一个国家能修高铁,那代表它在装备制造、材料科学、电气系统、信号控制、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领域,都是全球顶级水平。 中国高铁能在全球范围内被称为“国家名片”,不是吹出来的。二十年间,中国从引进技术到完全自主研发,从最初的合资生产到现在的出口整线方案,全靠自己一点一滴啃下来的。 那些年多少技术人员在隧道里、铁轨边、实验室里加班到天亮,这背后是无数人的汗水换来的积累。 越南倒好,一上来就想着“白嫖”技术。希望别人免费转让核心技术,还希望工程款便宜、贷款利率低,最后还能让别人培训本国人才、帮他们建厂。这算盘打得比谁都精,可问题是,这世界上谁会那么傻? 日本不答应。人家新干线的核心技术压根就不对外转让,连印度都没拿到。韩国和法国也没兴趣,知道这事根本不赚钱。 结果呢,越南自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看着全球没人理会,连个愿意报价的都少得可怜。尴尬不尴尬? 更好笑的是,越南原本还想着靠这条高铁带动经济、拉动就业、刺激旅游业,顺便“展示国家实力”。可现在计划泡汤,预算卡死,技术没门路,连最初画的那张蓝图都成了笑话。 其实中国当初是真心想帮越南。中国提出可以提供完整的高铁建设方案,从设计、施工、运营到后期维护一条龙。 中国的工程队甚至做好了准备,把越南段和国内铁路衔接起来,让区域经济能互通互利。可越南当时嫌弃,说“不想被中国控制”,要保持“技术独立”。 这话听着挺硬气,可问题是:独立这事不是靠嘴巴说的,是靠实力干出来的。没有技术积累、没有产业链支撑、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怎么独立?光靠“自信”,是造不出高铁的。 就像一个连发动机都没法自产的国家,非要造飞机,还想让别人送设计图、教生产线,这种要求放在哪个行业都是笑话。 高端技术的门槛,不是钱砸几下就能砸开的,而是要有工业体系、有科研环境、有几十年不间断的积累。 越南这些年一直有个毛病,总觉得可以“借梯上楼”。看到别人成功,就以为自己也能走捷径。结果造芯片不行、造电动车不行、现在连高铁也翻车。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技术,不是求来的,是干出来的。 中国能做到今天,是从“挨卡脖子”一路拼过来的。早年引进日本和德国技术时,人家也不教关键核心,结果中国的工程师硬是靠拆机、实验、改良,一点点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那套体系。那种从零到一的过程,是越南现在完全不具备的。 其实越南的问题,不止是技术短板,还有心态问题。总想着让别人出钱出技术,自己出个地皮、出点口号,就想拿到世界一流的成果。可世界从来没那么便宜的买卖。越想占便宜,越会被现实教做人。 现在越南政府也开始后悔,发现中国是唯一一个真能帮他们把高铁修成的国家。可风向一旦错了,很多机会就回不来了。毕竟,中国现在手里项目一大堆,东南亚其他国家早就排队合作去了,谁还会再等越南? 这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高端技术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任何国家想发展,都得靠长期积累。你想一口吃成胖子,只会被噎到。 越南这次算是活生生地给全世界上了一课,想走捷径的,最后都绕远路。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能坐在牌桌上当裁判,结果发现自己连入场资格都没有。 而中国呢?人家早就从学生变成了老师,越南当初拒绝的那份合作,如今成了别人争着抢的机会。 世界的残酷之处就在于此,当你拒绝成长时,别人不会等你。 高铁,不只是铁轨和车厢,它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象征,更是几十年厚积薄发的结晶。越南想拿捷径,结果反被现实教育,你不肯踏实干,就只能站在原地看别人飞驰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