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缺德了!”11月11日,广西南宁,地铁3号线总部基地站,一名男子被监控拍到在站内当众便溺,而离他仅几步之遥,公共卫生间正空置着,网友:建议全网曝光。[得意] 南宁警方后续通报,该男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处罚,去年深圳地铁也曾有乘客在站台角落小便,最终被处以200元罚款。 翻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在车站或车厢内便溺可最高罚款500元,白纸黑字的规则,为何仍有人视而不见? 仔细观察事发地铁站的布局会发现,卫生间标识虽然存在,但在拥挤或匆忙的情况下确实不够醒目,这不是为不文明行为开脱,而是从公共设施设计角度寻找可改进之处。 类似事件背后,往往有多种原因,有些人确实因内急难忍,又找不到卫生间;有些人则是公德意识淡薄,但无论如何,公共场合的文明底线不容突破。 地铁作为日均客流量巨大的公共空间,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千万人的出行体验,一次不文明行为,会破坏众多乘客的舒适感。 个人修养往往体现在最细微的行为上,在公共空间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素质的体现。 城市文明的提升需要时间,从二十年前的随地吐痰,到如今大多数人都能自觉维护公共卫生,我们已经看到了进步。 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评论区立马就炸开锅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什么的都有,但核心都绕不开“规矩”和“脸面”这两个词。 “真是活久见,厕所就在旁边,多走两步能咋的?这不是懒,是压根就没把公共环境当回事。” “会不会是卫生间指示牌不够明显?或者他当时真的特别着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当然,再急也不能成为理由。” “我就在地铁里碰到过有人吐痰,味儿特别大,当时真想上去说两句,但又怕惹麻烦,现在想想,有时候就是大家太‘沉默’了,才让不文明行为觉得没事。” “我仔细放大了网传的监控截图,发现那个卫生间指示牌好像真的不太明显,灰底白字,灯箱也没开,当然,这绝不是他乱来的借口,但地铁管理方能不能长点心?把公共服务做得更‘傻瓜’一点,避免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找借口。” “说白了,这就是‘破窗效应’,如果一个地方本身又暗又脏,可能更多人会跟着乱来,但像机场高铁站,为什么很少有人这样?环境塑造行为啊!地铁站也得把环境做到让人‘不好意思’破坏才行。” “建议在地铁站循环播放一段语音:‘文明如厕,轻松一步;随地解决,全网曝光,’配上《命运交响曲》当背景音乐,效果肯定拔群。” “我们嘲笑别人没素质的时候,是不是也该看看自己?有没有在车厢里大声外放过?有没有抢过座?很多时候,不文明是五十步笑百步。管好自己,才能有底气说别人。” “地铁公司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光靠罚款和监控是管不过来的,能不能把厕所的灯弄得更亮,标志做得更醒目?或者在监控里看到这种苗头,马上用广播提醒一下?防范比处罚更重要。” “这种人就应该重罚,罚到他肉疼,还要在社交媒体上曝光,让他长长记性,对不文明行为太宽容,就是对我们这些守规矩的人不公平。” 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是选择立刻上前制止,还是默默走开然后拍照曝光,或者有别的更高明的办法?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实战策略”吧! 信源: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