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沈佳高铁沈白段的复兴号动车组穿梭于辽吉大地,这条开通仅一个月的钢铁大动脉交出了亮眼答卷——安全运送旅客逾66万人次,客流持续高位运行,用实打实的运输数据印证了铁路部门在完善区域路网、服务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东北地区高铁网络的关键一环,沈白高铁的开通不仅改写了沿线城市的交通格局,更以“高铁速度”为东北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 让旅客出行更便捷,是铁路建设的初心所在。“以前从沈阳去抚顺,要么坐1小时普速列车,要么挤长途客车,路上耽搁不少”,沈阳商人郑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沿线群众的共同体验。如今,20分钟的高铁通勤圈让双城生活成为现实,而北京朝阳至长白山4小时33分、沈阳北至长白山1小时53分的快捷通达,更让长白山景区正式融入京津冀半日经济圈,彻底打破了东北东部地区的时空壁垒。铁路部门始终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在沈白高铁开通初期便科学铺画运行图,按日常线、高峰线安排开行方案,每日最高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以350公里的最高运营时速,为旅客提供了高效舒适的出行选择,让人享其行的愿景照进现实。 路网的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沈白高铁全长430公里,北起沈阳北站,南至长白山站,串联起辽吉两省5市10座城镇,通过与京哈、沈大等高铁路网无缝衔接,在东北地区首次形成高铁“O”形闭环。这一精心规划的路网布局,不仅让抚顺、通化、白山等城市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更构建起哈长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的快速通道,让人才、资金、信息等发展要素在区域内加速流动。新建的通化站日均发送旅客达3000人次,成为沿线客流量最大的新建车站,生动诠释了高铁网络对城市活力的激活效应,让轨道上的城市朋友圈越扩越大。 以高铁为媒,让文旅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是铁路部门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实践。沈白高铁沿线串联起长白山天池、靖宇陵园、佟佳江旅游度假区等众多优质文旅资源,却曾因交通不便面临旅长游短的困境。高铁开通后,这一难题迎刃而解,通化老城·龙兴里等景区游客人数同比增长近两成,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持续升温。国铁沈阳局积极联动沿线文旅部门,推动“高铁+旅游”深度融合,配合地方推出凭高铁车票享受A级景区首道门票优惠的政策,让交通流量有效转化为消费增量。更值得期待的是,即将实施的4至8折不等的票价优惠,将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让更多旅客能乘着高铁领略白山黑水的独特魅力。 从线路规划到开通运营,从运力调配到服务升级,沈白高铁的每一步推进都彰显着铁路部门的责任担当与民生情怀。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在东北区域的重要延伸,这条钢铁纽带不仅完善了区域交通格局,更搭建起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向桥梁。未来,铁路部门将持续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提升站车服务品质,让高铁网络的辐射效应充分释放,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更坚实的运输保障,让每一趟飞驰的列车都成为承载希望与梦想的幸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