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外方卫星统一去印度国

承影简史 2025-11-11 18:49:51

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外方卫星统一去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递材料,牌面摊开,谁能上天谁得下来,广播公司之前靠中国卫星的那一批,给了时间到明年三月,之后要彻底换轨。 咱们的卫星给印度服务了整整 33 年,这可不是三天两天的交情,之前所有的信号传输、地面接收,每一步都经过印度内政部那些部门的审批,从来没出过半点违规的事儿,结果现在说不安全就不安全了,这理由能站住脚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所谓的 “安全优先” 就是个幌子,背后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他们搞了个叫 “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 的机构,要求所有外国卫星服务商都得递材料申请许可。 可这审批标准根本就不一样,星链、一网那些欧美公司很快就拿到许可了,咱们的企业要么直接被拒,要么就给个临时授权,最多用到明年 3 月,之后就得彻底退出,这不是明摆着区别对待吗? 印度以前是自己太空技术不行,没办法才用咱们的卫星,现在翅膀刚硬了点,就想着把别人赶走。 他们嘴上说要保障国家安全,实际上就是把太空当成了地缘政治的筹码,学着美国那套搞 “去风险”,本质就是要和中国在卫星服务领域 “脱钩”。 你想啊,太空通信现在多重要,广播、导航、数据传输都得靠卫星,印度觉得把这事儿攥在自己人或者盟友手里才放心,怕咱们的卫星 “盯着” 他们,可这都是没影的事儿,国际上早有成熟的安全监管规范,真要担心安全,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犯不着一刀切地赶人走。 更让人看不惯的是,他们这么干根本不顾及自己国内的企业,像 Zee、Jiostar 那些广播公司,之前一直用咱们的卫星,现在被逼着换服务商,换设备、调系统、重新签合同,哪一样不要花钱?业内估算,这一下运营成本得涨 25%,最后这笔钱还不是得摊到老百姓头上,看电视、用通信服务可能都得变贵。 而且这可不是换个天线那么简单,是整个 “上天” 的线路都得换,超过 50 家广播公司都得在明年 3 月前完成切换,这中间要是出点差错,信号中断都是有可能的。 印度这么折腾,核心还是想扶持自己的太空产业,他们野心大得很,目标是到 2033 年把太空经济的全球份额从 2% 提到 8%,达到 440 亿美元。 赶走咱们的企业,就是给本土卫星腾地方,比如他们自己的 GSAT 卫星,现在正趁机抢市场。 同时还能讨好欧美,让星链那些公司加大投资,你看马斯克他们现在多积极,估计接下来几年在印度的投资得涨 20%。 咱们的企业可就亏大了,之前在印度市场还有 15% 的份额,现在只剩不到 5%,不光少赚了钱,连 “一带一路” 沿线的卫星覆盖都可能受影响。 但话说回来,印度这招其实挺短视的,现在的太空产业早就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玩的时代了,得靠全球化协作,谁家的技术都不是万能的。 他们用政策把市场圈起来,看似保护了本土企业,实际上也让本土企业失去了竞争压力,长期来看反而不利于技术进步。 而且这种区别对待的政策,只会让其他国家的企业不敢去印度投资,毕竟谁也不想哪天突然被以 “安全” 为名赶出来。 咱们中国方面的态度很明确,外交部也说了,希望印度能给个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太空合作是全人类的事儿,搞人为切割、设壁垒,对整个行业都没好处。 这话在理,合作才能共赢,搞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对咱们的企业来说,也算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在海外布局得更谨慎,多准备几套备选方案,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说到底,印度这事儿就是把商业问题政治化了,借着安全的由头,干着排挤竞争对手、扶持本土产业、讨好欧美盟友的事儿。 可太空这地方,讲究的是技术实力和长期合作,不是靠政策耍手段就能站稳脚跟的,现在全球太空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预计 2030 年能到 1 万亿美元,印度想靠这种方式分蛋糕,短期可能占点小便宜,长期来看肯定会吃亏。 毕竟搞产业靠的是真本事,不是靠关门打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参考资料: 印媒:印度企图推动卫星服务“对华脱钩” 2025-11-07 06:41·环球网

0 阅读:1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