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日本前首相怒了!日本前首相石破茂近几日发声了,他警告日本不要再幻想打仗了

小威武 2025-11-11 14:09:16

破防了!日本前首相怒了!日本前首相石破茂近几日发声了,他警告日本不要再幻想打仗了,因为国家可能会灭亡。他说:“1868年发生的明治维新,并不是奇迹,是抢夺了中国的财富之后实现的。”他还指出,日本历史上通过战争获得财富的做法已经不行了,因为不允许。 石破茂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作为日本前防卫大臣,他能公开说出这种掏心窝子的实话,比那些整天捂着侵略历史、鼓吹军事扩张的政客清醒太多了。 不久前,石破茂卸任公职后接受采访,流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他坦言现在可以随时去吃拉面和咖喱,感到很开心,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或许正是这种无官一身轻的状态,让他能够畅所欲言,吐露许多在任时不便明说的实话。 谈到日美关系时,石破茂曾明确表示:“日本和美国是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家利益,他不认为对美国言听计从,就能保障日本安然无恙。” 这种独立思维,也延续到他对日本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上。 表面上,明治维新是日本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化改革,使日本从封闭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强国。然而,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被长期掩盖的真相。 日本的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比中国的洋务运动还晚几年。但两国的改革成效却天差地别。 从1868到1892年,日本建成了5600多个公司,总投资资本达到2.89亿日元。而同期中国洋务派兴办的近代企业仅约60个,总投资约5300万两银子。 如此悬殊的成果,真的只是因为日本改革更彻底吗?事实可能远非如此。 明治维新刚开始时,日本国内金融市场一穷二白,市场上共有11种金币,7种银币,6种铜钱,货币体系混乱不堪。那么,日本是如何解决资金问题的呢? 答案就是——战争赔款。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向日本支付了2.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这笔横财为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据金融历史学者宋鸿兵的研究,日本把剩余的钱购买了英国国债和黄金,然后分批运回日本,成为日元金本位的家底。 可以说,没有中国的甲午赔款,就没有日本的金本位制,更没有日后的工业崛起。 西方列强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支持,同样值得深思。当时,英国基于遏制俄国的需要,给予日本大量帮助。 更重要的是,西方金融资本将日本当作制衡中国的工具。 日本扩军备战,准备甲午战争的时候,西方金融资本大手笔借给日本5000万两白银的借款,这笔借款才是日本海军飞速发展的原动力。 西方资本的支持并非出于善意,而是将日本视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一个强大但不足以威胁世界格局的日本,符合西方列强遏制中国的战略利益。 日本通过掠夺中国财富实现现代化,却未止步于此。军国主义思想与侵略扩张政策,最终将日本引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从18世纪末起,日本众多思想家如林子平、本多利明、佐藤信渊等人,就大肆鼓吹对外扩张思想。这些思想成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来源。 1936年日本法西斯上台后,军国主义发展到极致。结果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中惨败,几乎化为一片废墟。 历史的讽刺在于,通过掠夺他国起步的“崛起”,最终以自身国家的毁灭告终。 明治维新后,日本沉迷于武力扩张的迷梦,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从侵占东北到全面侵华,最终在二战中陷入灭顶之灾,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声,才是军国主义最恰当的挽歌。 石破茂的警告值得深思:任何一个国家若企图通过掠夺他人来谋求自身繁荣,终将踏上一条不归路。

0 阅读:0
小威武

小威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