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傻钱还多?爱马仕Hermès继承人被骗倾家荡产的启示。千金散尽还福来?

新人听闻 2025-11-11 12:52:07

人傻钱还多 ?爱马仕Hermès继承人被骗倾家荡产的启示。 千金散尽还福来? 《华尔街日报》近期报道的一起离奇案件揭开了欧洲精英世界隐秘的面纱:爱马仕(Hermès)家族第五代继承人尼古拉斯·皮埃什(Nicolas Puech)发现,他多年来被自己所信任的财富经理埃里克·弗雷蒙德(Eric Freymond)操纵,导致资产几乎被转移殆尽。报道称,涉案金额高达150亿美元,成为欧洲近年来最戏剧性的家族财富丑闻之一。 一切要回到1989年。弗雷蒙德凭借婚姻跻身上流社会,成为瑞士金融界的新贵。他当时在岳父担任合伙人的私人银行Ferrier, Lullin & Cie工作,接触的客户群体多是精英人物。也正是因为姻亲关系的引荐,弗雷蒙德结识了爱马仕继承者皮埃什。皮埃什虽然出身显赫,但他天性内敛、孤僻,钟爱山间生活与马匹。他基本上是靠着爱马仕股份的分红生活。也许,正是由于性格差异,让外向、聪慧且懂得「经营关系」的弗雷蒙德迅速赢得了皮埃什的信任。 到1997年,两人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弗雷蒙德从财富顾问变成皮埃什「生活伴侣」般的存在。他为皮埃什安排旅行、管理房产、代为支付账单,甚至以私人朋友的身份出入皮埃什在瑞士和西班牙的住所。 2000年前后,皮埃什在弗雷蒙德的建议下,将他继承的爱马仕股份以「不记名股票」形式从法国转至瑞士,并签署了一份「全面委托协议」,授权弗雷蒙德可以自由管理甚至处置他的所有资产。皮埃什哪里知道,这份协议成了弗雷蒙德惊天骗局的核心工具。 当真相最后逐渐浮出水面。皮埃什才发现自己可能已是「家破人亡」。他名下的股份早已不复存在,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估值蒸发近150亿美元。随着案件曝光,巴黎法院介入调查,弗雷蒙德被控诈骗、滥用信托职权和虚假陈述。案发前数周,他已陷入法律与财务双重危机,最终在瑞士格施塔德附近被火车撞死,警方认定为自杀。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弗雷蒙德其实早有财务犯罪前科。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因挪用客户资金被银行内部调查。据他的前同事透露,弗雷蒙德大量使用预签授权表格处理提款和报销业务。这种经银行允许的做法本意是免去客户前往柜台取现的麻烦,但弗雷蒙德的客户开始抱怨收到的金额与扣款记录不符。后来,审计人员发现了被他丢弃的客户取款表格,揭露出约130万瑞士法郎的资金缺口。然而,此事因弗雷蒙德岳父的干预,最后不了了之。在进入独立理财领域后,弗雷蒙德仍旧擅长通过高收益承诺和精致的生活包装取信客户。他曾被法国女演员、首位「邦女郎」乌尔苏拉·安德丝指控诈骗,又被一位芭蕾舞演员起诉违反信托义务,还涉及一起2000万欧元贷款纠纷。 弗雷蒙德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知道如何操控他人情感以及利用制度漏洞。他深谙财富心理学:对那些孤独的年长富豪而言,安全感往往比收益更重要。因此,他先通过「细腻的照顾」赢得皮埃什的情感依附,再以「高度保密」构筑信任壁垒,最后通过法律授权锁死监管路径。在法庭文件中,弗雷蒙德甚至单方面宣称他们是「情侣」,以此进一步模糊受托人与受益人的界线。这种「关系性洗脑」让皮埃什逐渐与家族、律师、朋友隔绝,只剩下一个掌握全部讯息的财富经理。他对皮埃什的行骗逻辑简言之就是以「专业权威」建立心理优势,以「隐私保护」掩盖监督漏洞,再以「关系绑定」延缓反应时间。 表面看,这是一出暧昧关系、背叛与财富交织的欧洲豪门悲剧,但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从更加深层次的制度角度,它是一场家族财富治理的系统性坍塌。皮埃什的悲剧,根源在于一个信任过度、制度缺位的结构。他将权力、监督与知情全部交给一个人,而没有任何并行验证机制。在现代财富管理体系中,这种没有约束的信任是最致命的风险!一旦受托人违背职业伦理,整个财产链就会瞬间崩溃。 这一案件揭示了金融世家理财的核心困境:在情感关系和制度约束之间,如何平衡效率与安全?家族理财往往强调隐私与长期合作,但忽视「轮换机制」和「外部审计」。专业信托管理若没有第三方定期审核,任何财富结构都可能成为密室。弗雷蒙德的伎俩成功,正因为他利用了这种合规制度上的漏洞。家族成员以为一切井然有序,但实际上只是讯息被封锁。 案件的心理层面也值得关注。随着家族创始人和高龄股东步入晚年,认知退化与情感依附成为新型治理风险。老年富豪往往在孤独和自信之间摇摆。这时候,财富经理、私人助理,甚至看护者,都可能想方设法利用「私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近年来都出现过类似案件——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这些人正逐渐失去辨识风险的能力。日本电影演员高仓健的例子就非常典型,他的全部财富最后都归女看护所有。 为自己建立、设定并行的监管体系,防止风险

0 阅读:0
新人听闻

新人听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