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吃不完的鹿肉,收不完的粮;砍不完的森林,挖不完的矿,中俄联手挖“金”!

烈火科学风暴 2025-11-11 10:06:39

西伯利亚:吃不完的鹿肉,收不完的粮;砍不完的森林,挖不完的矿,中俄联手挖“金”! 西伯利亚会冷到零下60℃,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纬度高,冬季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能留住的热量少。 二是它属于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海风带来的湿润水汽少,只能刮干冷空气。 三是冬季会形成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聚集后难以扩散,遇到峡谷地形还会进一步降温,这也是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从地质形成来看,几亿年前西西伯利亚还是一片海洋,后来板块挤压让海底抬升成陆地。 冰河时代,冰川像推土机一样推平地面,留下大量碎石泥沙;冰川融化后,鄂毕河、叶尼塞河携带泥沙沉积几十万年,最终形成了260万平方公里的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比我国东北平原大好几倍。 这片13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只有3829万,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3人,却有着丰富的资源。森林方面,前苏联时期75%的森林,都集中在这里,落叶松、云杉等成材树木普遍有十几米高,能用于家具制作和板材加工。 贝加尔湖是这里的重要水资源,储存了全球20%的淡水,湖水水质能直接饮用。 湖里还生活着贝加尔海豹,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豹。 能源储备更是惊人。秋明油田的石油远景储量达600亿吨,相当于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近1/10,且原油杂质少,提炼成本比中东部分油田低。 库兹巴斯煤田的焦煤,是钢铁生产的必需原料,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需求旺盛。 西伯利亚南部的黑土肥力与我国东北黑土接近,适合种植小麦、燕麦。 现在俄罗斯在这里推广耐寒小麦品种,亩产能达到300公斤以上,部分粮食,还能对外出口。 过去,这些资源难以开发利用。一方面是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交通条件落后,西伯利亚大铁路部分路段老旧,冬季冻土会导致铁轨变形,夏季冻土融化,又容易让车辆陷住,资源运输成本高,形成了“守着宝藏饿肚子”的情况。 如今中俄合作改变了这一局面。俄罗斯投入资金改造铁路,同时放宽资源开发限制。 中国则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助力资源开发与运输。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目前每年向中国供应煤炭超5000万吨,仅2023年前两个月就供应了近300万吨,还在华设立分公司对接需求。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已稳定输气,未来年输气量可达380亿立方米,能满足上千万中国家庭的年用气需求,同时减少燃煤发电带来的污染。 此外,“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已签署备忘录,建成后年输气量将增加500亿立方米,供应期长达30年。 黑瞎子岛联合开发也在推进,中方投入7.3亿元、俄罗斯投入超100亿卢布建设口岸设施,方便后续货物往来。 通过合作,西伯利亚的资源正逐步转化为实际效益,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发展活力。 相关信源链接: 1. 中俄能源合作及“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详情: 2. 黑瞎子岛开发及远东合作项目进展:

0 阅读:28
烈火科学风暴

烈火科学风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