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个叫冬妮的人来到志愿军第47军“调查”自己的父亲,可是查遍了资料也

吉吉淘的过去 2025-11-11 08:26:50

1994年,一个叫冬妮的人来到志愿军第47军“调查”自己的父亲,可是查遍了资料也没找到她父亲的信息,临走时看到了荣誉室里“孤胆英雄”张国富的照片,冬妮颤抖着说:他就是我的父亲。这一下,整个第47军甚至一些退休的老领导集体震动,那是他们苦寻四十年都没找到的特级战斗英雄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病房里四面墙刷得雪白,空气里一股消毒水的味儿。 老人躺在床上闭着眼,忽然嘴唇动了动,冒出几句含糊不清的话:“首长,我被包围了,向我开炮。” “报告首长,我突围了。”声音不大,但听着特别较劲,像是从老远的老战场上飘过来的。 床边上站着的儿女眼圈红红的,使劲攥着老人的手。 来看望的领导转过身,偷偷抹眼泪。 这位老人名叫张国福,那年夏天没挺过去。 谁也想不明白,这个躺在病床上念叨“突围”的老人,年轻时是个了不得的战斗英雄。 他这一辈子,从枪林弹雨里闯出来,又自己悄悄躲进了平常人的日子里头。 张国福是吉林榆树县一个普通农家的孩子,1931年出生。 那时候兵荒马乱的,东北那边日子更不好过。 他十五岁那年,枪炮声越来越近,这孩子没跟家里商量,自己跑去报名当兵。 招兵的看他个子小,一开始不想要,可他犟得很,死活不走,最后到底留了下来。 刚当兵是干通信兵,成天在子弹飞梭的地方送信。 别人怕炮火,他反倒跑得更快。 过了几个月,他主动要求上前线打仗。 那时候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不光是想报仇,更想看看,一个穷人家孩子能不能真靠自个儿挣出个出路。 真到了前线,才见识到东北冬天有多冷。 零下四十度,枪栓都冻住了。 战士们手上脚上全是冻疮,他却还能咧着嘴笑,说“咱们苦,敌人更苦”。 打仗的时候数他最拼命,总是头一个往上冲,就为争那口气。 辽沈战役打得惨烈,他们连守着一个阵地,对面敌人多得数不清。 连长和好多战友都牺牲了,张国福带头顶上去,拿着枪托、石头块跟敌人肉搏。 等到援军赶来,他浑身是血,可人还站着。 打完仗,他得了“青年战斗英雄”的称号,可他一点笑不出来。 战友的尸体摆了一片,他说这功劳应该是他们的。 平津战役那会儿,他还不到十八岁,带着一个班摸到敌人后方。 结果全班战士都牺牲了,就剩他一个人。 他没撤退,反而一个人摸进敌人指挥部,一脚踹开门,举着枪大喊:“你们被包围了!” 敌人真信了,乖乖投降。 就这么着,一个半大孩子活捉了国民党中将一名、少将两名。 这事传遍全军,他成了活生生的传奇。 中央给他记了特等功,发了“毛泽东奖章”。 1950年在北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他十九岁,是里头最年轻的一个。 毛主席握着他的手问年纪,他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 后来他跟孩子念叨,说主席的手厚实,那一握手,这辈子值了。 大家都觉得这个年轻英雄前途无量,可他转头就去了朝鲜战场。 1951年守345.6高地,打得跟地狱似的。 敌人轰炸了七天七夜,山头都被炸平了好几遍。 连队从连长到班长全牺牲了,就剩他一个人还能动弹。 他把战友留下的枪支弹药收集起来,弄了好几个假火力点,让敌人以为阵地上还有一个团的人。 他一边流血一边喊:“兄弟们,咱们的阵地不能丢!” 援军冲上来的时候,整个山头就他一个活人。 这场仗打完,他被送回国内治伤。 治了一年多,命保住了,心却累了。 他交了退伍申请,那时候谁都理解不了,一个被国家表彰无数次的英雄,为啥非要复员回家。 后来他回到吉林,把名字从“国富”改成了“国福”,等于换了一种活法。 他把奖状和合影都烧了,只留了张模糊的集体照。 然后去了黑龙江鹤岗,在矿务局消防队当工人。 再后来调到火药厂当火药工,二十多年天天跟危险打交道,从没抱怨过一句。 那个特级战斗英雄,就这么消失在普通人堆里。 年轻工友叫他张叔,劝他别老那么拼命,他笑笑说打火哪有打仗危险。 没人晓得他以前是干啥的。 有一年春节,电视上放《上甘岭》。 他看着看着就哭了,孩子们赶紧过来劝,他抹着眼泪说:“真事比这惨多了。” 打那以后,孩子才开始怀疑父亲不是一般人。 1994年,女儿冬妮去查部队档案。档 案里找不着“张国福”,可荣誉室墙上有张“张国富”的照片,她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年轻时的父亲。 部队确认身份后,全军都震惊,丢了四十年的英雄,原来还在世。 可去找他时,他只是笑,说别给组织添麻烦。 1997年他查出肺癌,拖得太久了。 1998年夏天,301医院外头树影晃晃悠悠。 那天晚上他平静地闭上眼,嘴角好像还有点笑模样。 他没看见病房墙上的党旗轻轻飘动,也没听见外头有人低声哭。 那个一辈子喊“被包围了”的人,这回真突围成功了,安静下来,战场的回音也散了。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老兵张国福:英雄的荣光永不褪去)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吉吉淘的过去

吉吉淘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