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声称“台湾有事”而可能动用武力后,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转发相关新

地缘历史 2025-11-10 15:45:3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声称“台湾有事”而可能动用武力后,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转发相关新闻,并写道“擅自伸过来的肮脏脑袋,只能毫不犹豫地砍掉。你做好觉悟了吗!”不过,据称该帖子很快就被日本人举报后删除。薛领事继续发帖硬刚,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是死路一条。   高市早苗的嘴,很快成了中日之间最不安的火种。   10月30日她在釜山与中国领导人刚刚会完面,话音还没落热,转身就贴出与台湾当局人员会谈的照片,笑得一脸轻松。   再看她嘴里喊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像是拿来搪塞会议的客套话,一转身就扔到太平洋。   中国这边还没来得及把茶喝完,她那边已经在点火了。   她不是不懂分寸,只是想试试看中国的底线到底在哪。她敢在APEC这种多边场合玩“碰瓷”,无非是看准了美国的靠山和国内右翼的掌声。   可她忘了,台湾问题不是谁想踩就能踩的红线。中国早就说得很清楚,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谁踩这个底线,就别想好过。   11月7日,她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终于撕下了遮羞布,公开挑明:如果“台湾有事”,那就是日本的“存立危机”,日本会动用武力。   她这话一出,外交辞令的那层纸被戳了个稀烂。日本首相亲口说出“武力干预”,这不是外交口误,而是战略宣示。   这就是她想要的效果。她需要一个“强硬日本”的人设,也需要在美国面前递上一份“忠诚报告”。   她知道,台湾问题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但她更清楚,美国正需要日本在台海问题上扮演更露骨的角色。   她就像一个赌徒,把岛链博弈当成了国内选票的筹码。   可她没料到,中国的回应,比她想象的还要直接。11月8日晚上,薛剑总领事那条帖文就像一记重锤,砸在了日本人的脸上。   “擅自伸过来的肮脏脑袋,只能毫不犹豫地砍掉。”   帖文很快被举报删除,可薛剑没有退。他再发帖,直接点破高市那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伪装:这条路,是死路。   就这六个字,比任何措辞更具分量。没有转圜,没有客气,也没有模糊空间。日本走到今天这一步,是自己点的火,没人逼她。   有人说,这只是一次言语交锋,但真正的问题是,日本在变。2025年不是2015年,也不是1972年。   高市早苗不是岸田文雄,更不是鸠山由纪夫。她代表的是一种彻底脱钩历史负罪感、彻底对抗中国的政治意志。   她想继承安倍留下的“印太战略遗产”,可惜她只学会了挑衅,却没学会算账。   她忘了,台湾不是日本的棋子,而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她也忘了,日本不是冷战时期的美国附庸,而是一个曾经在台海问题上栽过无数次跟头的国家。   她今天喊出可能动用武力,明天就得准备面对真正的后果。这不是选举造势,这是战争前夜的号角。   中方的反应,已经不是简单的“抗议”和“交涉”。从外交部到驻日使馆,从总领事到国台办,没有一个口径是软的。   连“台湾光复80周年”这个节点都被提了出来,不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提醒日本:你们曾经在台湾干了什么,我们没忘,也不会让你们再来一次。   日本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鸠山由纪夫的发声,虽不具执政力,但却道出了理性之声。   台湾是中国的内政,日本插手,就是干涉。可惜,这样的声音如今在日本政坛已成异类,不被嘲讽就算万幸。   不管是媒体还是政客,都在围着“安全保障”这个幌子打转,仿佛只要喊得够响,现实就会让步。   可现实什么时候让过步?红线一旦被踩,就只有结果。高市早苗这一连串操作,不是一次外交试探,而是一次战略赌博。   她在用台湾问题,为日本松绑军事法案、为自卫队扩大权限找理由。   她想把“台湾牌”打成“军国复活”的突破口。可她忘了,这牌桌上,中国不是输不起的一方。   中日之间的紧张,不是从这两天开始,但这两天,确实把火推到了临界点。   如果说过去的争议还停留在历史问题和岛屿纷争,那现在,就是主权问题的正面对撞。   没有余地,也没有回旋。她想让日本成为“台海危机”的主动一方,那中国也不会再做被动回应的一方。   这场风波终将写进中日关系的教科书里。不是因为谁骂得狠,而是因为谁敢先破局。   台湾不是谈判筹码,也不是国际牌桌的筹码。它是中国的领土,任何人试图插手,结局都不会太好看。   高市早苗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中国也亮出了刀锋。接下来,就看谁还敢往前走一步。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